2018年9月1日 23:30
问:法界没有人类的时空概念,那是一种什么体验?
答:类似苏醒之人,观梦中事。
是每一粒细胞中,清澈睁开了眼睛,纯明是寂静在呼吸。
坐好了,听我说:
现在将你的头,转向身体左边,你看到左边的世界。
现在将你的头,转向身体右边,你看到右边的世界。
现在将你的头,转向身体前方,你看到了眼前世界。
你确定,你看到了身体左右、前方的世界,对吧?
你内心“确定”了“看到”,这个确定中,对确定的认知,就是人类感知的空间。
因为认知确定,而有了“看到”,是这样吧?
建立在“确定”之上的“看”,分别了从左至右的世界。
确定中,认知因所确定,而有的分别,就是时间。
再细分一下,你看到眼前的世界吗?
你“确定”你看到了吗?
因你内心的确定,而有了当下,当下就是现在。
现在之前,确定中的认知,对所确定的记忆,就是过去。
此刻的内心确定,随着目光所见,而牵引了确定中的认知,这就是未来。
在心灵“确定”之内,认知深处还有“觉知”。
相对于心灵“认知”体验而言,觉知仅仅是存在感,是几乎没有时间移动的。
这就是“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的原因。
时间与空间,皆于众生心识中建立,于体验中感知。
无论你眼睛看到什么,都是内心的明了在确定。
如果你的心灵散乱,胡思乱想,或专注于其他的事情,你眼前“看到”什么你自己是不知道的。
也就是说,你眼睛看到的世界,并非是眼睛所看到的,
而是内心深处的明了,投射出来确定的“分别”。
事实上你什么都看不见!
因为世界一切景象,都是光线的折射,所有的物质现象,都在刹那间生灭聚合中。
你所看见的情景,从左至右的世界,完全是心灵深处的明了,被你的头脑意识“确定”后的投射。
就好像灯罩上印刷了图案,从灯罩内投射出的灯光,被灯罩图案折射后,在墙壁上幻化出具体的形象。
图案就是心灵中的“确定感”,确定感是细腻的体验与认知。
而墙壁就是头脑意识,墙壁上的形象就是世界。
心灵细腻的认知体验,需要头脑的墙壁才能成为世界名相。
所以,无论你的头颅如何转动,看到了从左至右的世界。
你意识所看到的,只是你的心灵认知,所体验、所确定的习气。
而且,从古至今,从生至死,生生世世,从过去到未来,乃至当下,
你所经历的任何世界,见到的任何景象,体验过的任何场景,都是内心的认知确定,折射心灵中明了所幻化。
你从未真正见到过什么,你也不可能见到什么。
恰恰相反,只是因为心灵确定的认知,才有了认知世界的,动用头脑意识的“你”。
认知世界的“你”,以及你所认知的“世界”,都是梦境。
灯中光明,是你的觉性;透明的灯罩,是心识觉知。
灯罩上图案,是认知确定;投射幻影的墙壁,是头脑思维意识。
“你”就活在,那灯罩上的图案,折射了光线,投射在墙壁上的光影中。
你,就是心识灯罩投射出的,内心“认知”。
世界,就是因“认知”的你,而有了具体名相形态。
而灯罩内的光线中,却没有“你”丝毫的痕迹,更没有丝毫你认知的世界。
光线虽然被灯罩折射,可是折射并不能改变光线性质。
将灯罩上污垢擦拭干净,光明自透明玻璃中直射时,墙壁上的投射幻影就会消失。
幻影消散后,灯罩的透明玻璃,也会剥落粉碎。
犹如虚空,是不可能被任何“存在”所留住。
身心自我,时间空间,都消散在赤裸光明中,不留痕迹。
时空消失,究竟是一种什么感受呢?
有一种心灵深处的苏醒,如打盹之人忽然苏醒,困顿熄灭时清醒无惑。
如眼光清澈晓了十方,无论头颅如何转动,见到从左至右的世界,
清澈眼光,不因所见世界,而有丝毫滞留,而有丝毫挂碍。
如同正午的太阳下,留不住丝毫阴影,纯明圆照,熄灭了丝毫疑虑。
如同卸下万斤重担,身心头脑融入心内光明,光明照破身心意识,如云彩融化在虚空中。
如空间般,无碍无隔、无生无灭,容纳宇宙万物,渗透微尘苍穹,却清净自在。
清净无杂,纯明无暗,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失去刹那分别,就失去时间移动;失去了觉知存在,就失去了空间阻碍。
是圆明十方,三世普照,自在解脱,极乐圆满。
法界的感受,是没有办法用人类的感知、感受、经验、体验去描述的。
就好像你没有办法,用泥土去描述光明,用颜色去形容虚空,用梦境去体验清醒。
如果用一个最贴切的例子说明,那就是:
在所见的世界中,苏醒了见世界的眼光。
眼光纯澈明晰,见一切,却不挂一切,见世界,而非世界,不离世界而即世界。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2018年9月4日 03:24
当心灵存有感知的时候,证明你还在痛苦之中。
当心灵试图解释的时候,证明你没有脱离恐惧。
当觉知还处于明了清晰,证明心依旧在梦境中。
当觉受还存留细腻境界,证明极乐并未解脱你。
在显微镜下看微生物,观察它们的你,不会觉得自己与微生物有丝毫关系。
如果,在观察微生物时,可以同时看到它们的思想,体验它们的感受,深入体会它们的一生,
你就不会再觉得,自己与微生物完全无关,因为它们与你平等地沟通交流。
你能够清晰地、细腻地,感知、理解、体验微生物的生活,以及理解它们的情感生活。
你与微生物之间,有着情感信息、语言体验的交流,就不能说它们与你无关。
可是,即便是你与微生物有交流,你却不会因为交流与理解,也就变成了微生物。
修行觉悟的人,在人类社会中生活,面对人类世界与文化时,内在的体验就是如此。
真真切切,确确实实,你的自我身体、自我意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
以及与自我相连带的,人间的亲朋好友,与自我发生关联的,一切生活中出现、路过的人,
都成为了“梦境”中,存活着的微生物,就好像泥土中,一粒微尘中的低能细菌一样。
你依旧在泥土中,与细菌生活在一起,却不会因为与细菌在一起生活,而变成了细菌。
你清楚地知道,自己虽然有细菌的身心意识,虽然在泥土微尘中存在,但是你并非是细菌。
而泥土微尘世界中的,你现有的细菌身心,也无法局限你,无法蒙蔽你,无法触及你,无法形容你。
你是究竟的单纯,你是绝对的安详,你是纯光中明性,你是安详中透明。
你是体验无法凝固的祥和,于是,恐惧消散在祥和明澈中。
你是认知无法分辨的透明,于是,梦境熄灭在纯澈的清醒。
于是,从梦境苏醒的你,失去了梦境中,构成“自我”的一切因素。
瞬间,一切时间与空间,在苏醒中停止,安详中失去过去与未来。
刹那中,刹那脱落了。
安详中,分辨脱落了。
清澈中,觉照脱落了。
苏醒中,苏醒脱落了。
纯明纯圆中,失去了你,失去了时空,失去了世界,
却同时遍知,“自我”的生生世世。
是当下普照,“世界”生灭缘起;
瞬间遍觉,过去未来“众生”之生生死死。
却没有普照的主体,没有遍觉的清醒,没有遍知的觉者。
失去了一切,却圆满了一切。
那纯明妙乐的安详中,失去分辨就失去了苦难。
无所得,是圆满。
不可得,是极乐。
不可说,是觉醒。
2018年9月4日 03:27
圣者,是神灵不可沾染。
觉者,是智慧不可触及。
2018年9月5日 02:57
如何鉴定修行者?
答:只看一条,自我占据心灵的程度。
我们认定的“自我”,并非是头脑意识,而是心灵认知。
头脑意识,只是心灵体验中,认知的延展延伸。
自我意愿,自我感知,其核心是心灵“认知”。
也就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了知自己在干什么的内心“清醒”。
这个时刻清醒的“了知”,了知自己在思考,自己在走路,自己在欢喜,自己在活着的“了知”,
就是自我存在感中,真正的核心。
了知并非是意识,意识只是了知通过大脑,探索世界的工具。
同样的原理,身体感知、耳朵听觉、鼻子嗅觉、眼睛所见、舌头味觉,都是“了知”使用的工具。
了知,只是我们心灵感受、体验深处的——“清醒”。
祂本身并无有“意识、思维、记忆、看到、听到、尝到、触到、闻到”等功效。
被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些生理功能,形成的习气信息所蒙蔽,牵引了“了知”,
才形成了“了知”所分辨的对境,这就是“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想到”,种种“认知”。
认知被“六尘”包裹,被“六根”牵引,根尘相续习气累积,形成了心灵体验。
体验与根尘相续,习气凝固形成了禀赋秉性,秉性中呈现出,个人不同的性格与天赋。
认知就是“自我”,了知就是“灵觉”,也就是外道所说的“元神”“神我”。
在“自我”中,还原“了知”的清澈,就是“奢摩他”,修行“止观”禅定。
了知,被六根六尘蒙蔽牵引,就是“认知”。
认知,被所认知的境界牵引流转;认知,被所感受的体验束缚沉沦,
认知就成为了“灵魂”,当人体死亡后,大脑意识消失了,心脏停止跳动后,
心灵感受与体验深处的“认知”,却依旧残留着身心中,今生的习气习惯,以及体验感知记忆。
认知被往昔的愿望牵引,结合累世的业障,
在觉知存在感中,形成了微细感知“境界”,境界就是“六道三界”。
被境界束缚后,“认知”随着愿望成型,随习性凝固成新载体,是灵魂又一次“投胎转生”。
了知,是“觉知”在所觉梦境中,被梦境滞留的“错觉”。
因此,无论“了知”,被习气塑造成何种“认知”,认知的“自我”如何生灭,
轮回众生,都在心灵觉知存在感中,错觉生死。
了知,被禀赋中深藏的习气所折射,从性格与意识中体现出来,就是不同的人格特质。
我们认为的自我,实际并没有一个不变的,生命主体存在。
自我,是轮回根本,是六道核心。
一个人如果内心深处,自我体验坚固,自我认知强大,自我获取深重,
无论此人表现得多么彬彬有礼、道德高尚、理智聪慧,
此人心中我执妄想、自我习气,依旧将他的心灵“了知”,锁死在生死轮回之中。
内心自我感受强大,自我认知坚固,执迷自我体验,维护自我感受的人。
即便他行善乐施,善良也是很有限的,善良只是维护他个人感受的手段。
即便他真诚坦荡,真实也是他的伪装,真实只是维护他品质形象的工具。
即便他装佛金身,诵经、打坐、放生、超度,修行只是维护他内心的贪欲恐惧。
如何鉴定修行者的真伪?
只看一条:他内心的自我,是否在柔软中淡化。
在真实中曝光,在节制中失去,在虔诚中纯洁。
如果此人的心中自我,在一天天淡化,人变得越来越柔软、谦卑、清淡、平凡。
在质朴的单纯中,他将失去构成自我的,层层习气与条条概念。
不再维护自我的心,就从恐惧的捕获中,逐渐苏醒了安详清澈。
失去所有获得的意愿,就失去了一切轮回的因素。
失去一切体验的执迷,就失去了所有生死之疑虑。
如果此人的修行,是为了维护自我感受,是为了满足自我获得,是为了自我成就而努力。
修行中变得越来越狂妄,自诩清高,目空一切。口言神通,自吹证量,天上地下舍我其谁。
基本上可以断定,此人误入邪路了,魔入肺腑,病入膏肓。
解脱是放弃的过程,不是获得的过程。
法界,是觉性空灵圆满;三界,是觉知移动“觉性”的错离。
失去一切心的获得,才能解脱心灵所有恐惧。
自我认知,脱落了头脑意识后,不被记忆牵引的认知,就苏醒“了知”的清醒。
不被认知凝固的“了知”,清澈纯净的清醒,就会融入心灵本来的觉知。
不被了知所“滞留”在某种境界中的觉知,就从深邃广袤境界中,复苏明澈的单纯。
单纯清澈的觉知,从所觉境界中彻底苏醒时,一切境界消散于当下。
时间停止,空间粉碎,虚空消融,世界如梦。
梦境消散了,离开梦境的苏醒,却从未进入过梦境中。
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清净遍照,空明圆寂。
在修行证量进入高层之前,在修行人处于初期、中期、中上层的心灵状态时,
修行者的心灵,确实要有所“获得”,才能从凡夫污垢身心中,一步步对比、净化、出离自我。
犹如深陷泥潭的人,必须要有坚实的台阶作为落脚点,才能一步步、一层层地,将身体从泥潭中拔离出来。
那么,真正的修行者,所获得的“证量”台阶是什么呢?
唯有一条:纯洁。
纯洁的体现,是单纯质朴;纯洁的呈现,是真实善良。
纯洁的品质,是自检身心;纯洁的感受,是宽恕接纳。
行者在修行中能够获得的,只有心中的纯洁。
唯有无所求的付出,不求回报的善良,自我检讨的忏悔,是庄严天堂的荣耀。
2018年9月8日 02:23
何为持戒?
答:安详接纳为“持”,纯净不贪名“戒”。
持戒,并不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你失去了一切物质条件。
持戒,仅仅是在正常生活环境中,淡化你欲望之心的贪婪。
具体的修持是怎样的?
恒常觉察你的身体,让身体每一块肌肉放松,保持在舒适柔软的状态中。
舒适的体验,将遗忘你的情绪;柔软的感受,将脱落你的欲望。
时常觉察你的内心,让心灵处于纯洁而安详,柔和在安详中令纯净增长。
安详的觉受,将舒缓你的焦虑;纯净的内觉,将淡化心灵愿望。
身体在柔软舒适中,会慢慢地,脱离欲望引起的紧绷与亢奋。
生理体验与情欲感受,消融于舒适柔软的感受中,犹如冰块在热水中融化。
彻底舒适安宁的身体,就会融入恒常的清澈觉察中。
觉察就是身体,身体就是觉察。
此刻,身体中出现任何一丝,紧张焦虑困倦,在安宁的身体中,瞬间就会觉察到。
犹如雪白的餐巾上,针尖大的墨点都清晰可见。
舒适柔软的身体,舒缓释放了紧张,完全无忧的安泰,是凝定纯明的觉察。
内心在安详纯净中,会逐渐地,脱离头脑意识以及心灵感受。
记忆思维与情感愿望,犹如浮在水面的泡沫,由渗透在水中纯净之光,将泡沫与水体分离开。
安详中心灵纯净,如虚空挂不住云彩般,挂不住头脑中念头。
纯洁中安宁之心,如流水中纯耀阳光般,无法沾染丝毫感受。
于是,纯净安详的内心,融入明澈觉察中。
觉察就是安详心,纯净心就是觉察。
此时,内心感受的波动中,与头脑思维的川流中,任何一念一虑升起,瞬间就可以觉照到。
犹如透明的玻璃上,发丝细的灰尘都无法隐藏。
安详纯洁的内心,脱落了头脑意识,脱落了思虑感知。
纯净的觉察,如光内照身心头脑,思维与感受犹如流水般,在心中纯光中流过,却带不动光芒。
你是,接纳一切的安详。
你是,离舍一切的纯洁。
即心离心,即相离相,不拒一法,不离一法。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清净无挂,如如不动。
觉心本自空,烦恼即菩提,
是名“持戒”,即是“修行”。
2018年9月8日 04:11
问:老师新近的照片,看上去很憔悴衰老,老师您辛苦了!
答:谢谢你的牵挂。
可是你并没有看到我啊,你看到的只是“人身”这件衣服而已。
犹如树上的蝉蜕壳,不能说蜕“壳”就是蝉的死去。
修行解脱宛如蝉蜕,脱下身心头脑的衣服后,永恒光耀实证了无生。
我,是内心的安详,安详中清澈纯明,是脱离一切形态的。
我,是身心中寂静,寂静中接纳所有,宇宙万物皆是我现。
偶尔在微博上发照片,只是为了记载这个“行者”,身心内在“觉性”复苏的变化。
当人的眼光中,越来越柔软安详,越来越纯澈凝定,越来越慈善单纯,
就可以知道,他内心觉性复苏的范围,已经扩展到身体最表面了。
身体这件衣服的表现,无论崭新或者破旧,
与修行者身心中,充满每一粒细胞的清澈光芒无关。
如同流水是清澈或是混浊,与渗透在水中的光线无关一样。
肉身随因缘成住坏空,而心内觉光,照破心识幻境。
幻性本来性空,故身心无挂。
轮回原本无生,故生死涅槃。
光中无杂,那是生死不可触的自由。
空中无色,这是随缘而无生的正觉。
2018年9月13日 02:41
看看什么是“圣人”,在如此伟大的内心中,却没有丝毫“伟大”的杂质,而玷污他纯洁的灵魂。
如果上帝有形象,那么他就是了;如果神灵有光芒,那么他就是了。
在他面前,所有的豪言壮语都是肮脏不堪;在他面前,一切慷慨陈词,都是龌龊之极。
至美的,一定脱离了形态,至纯的,必定失落了渲染。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自诩为上师,自诩为修佛,自诩探寻真理的人。
当我们的心灵,达不到如同此人一般的平等,安宁,纯洁,以及无私时,
我们理应自惭形秽。
当我们的内心,还存有丝毫“我为众生有所付出,我是慈悲道德上师”等等虚荣,
那么,在他沉默的安详面前,我们就同粪土中的蛆虫一样,卑微而肮脏。
我崇拜释迦牟尼佛,因为他觉悟了生命真实意义。
我崇拜此文中主人公,因为他彰显着心灵的高贵!
我愿以他的心灵为楷模,终其一生默默奉献,不以奉献为自傲,不以救人为荣耀,不以付出为己尊。
前半生,我一直在追寻灵魂信仰,直到今天我可以确定的是,我找到了自己心灵中的神!
神灵,绝对不是高高在上的光芒!神灵,一定是默默承受的拯救!
神灵,绝对不是供人膜拜的欲望!神灵,必定是远离贪婪的安详!
与我一起,屏住呼吸,安静而专注地,走进历史走近这位圣人。
让我们一起感受,感受他平静心灵中的——伟大。
————————————————
1988年,BBC的演播厅里,一位79岁的老人受邀参加一档节目。
他平静地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眯起眼睛,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突然,他身边的观众全都站起来,一齐望向他。
没有一个人说话。他们只是默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眼前的这位长者。
老人整个人一下懵了,他诧异地回过头,还没搞懂现场发生了什么。
沉默了几分钟之后,演播厅里忽然掌声雷动,全场向他致敬,掌声经久不息。
原来,老人身上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整整50年,除了他自己,没有一个人知道。
这是一个足够漫长的故事,漫长到,要回到硝烟弥漫的上个世纪。
老人名叫尼古拉斯·温顿。1938年,他还只是一个29岁的普通英国青年,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从死人堆里救出了几百条生命!
在战乱中,他悄悄帮助669个捷克儿童逃出纳粹集中营,安排8趟列车将他们送往英国,拿出全部积蓄,为他们找好新的家庭,让这些孩子活下去。
1939年,在伦敦车站,一位记者无意中拍摄到温顿与获救孩子的画面。
以一己之力拯救669条生命,最黑暗的时代里,温顿让人性的光辉发亮到极致。
但他却把这段故事和全部资料都锁进一个箱子,随手一扔,扔到地下室一个积灰的角落里。
整整50年,他没有跟任何人提过这件事,哪怕是最亲密的人也只字不谈。他把自己隐藏在人群中,仿佛这个故事从未在地球上发生过。
永远消失了一般……
直到1988年,温顿的妻子在打扫地下室时,不小心踢到了一个旧箱子。当她打开箱子,看到里面一张张孩子的照片、一沓沓获救名单,这扇秘密的门才终于被打开。
打开时,门外站着的全是泪流满面的人。
秘密揭晓,荣誉瞬间涌来。英国女王亲自封他为勋爵,捷克领导人授予他最高荣誉,伦敦车站为他塑起雕像,甚至太空中的一颗行星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温顿却一如往常平静。
“做好事,不是为了让人知道。我不是故意保密,我只是没说而已。”
BBC得知此事后,邀请温顿来参加一档电视节目。
主持人在台上慢慢地讲述当年的故事,忽然,她提高音量,冲着观众席喊:“请问,现场有谁是温顿先生救过的孩子?”
哗啦一声,在场的所有观众,全部齐刷刷地站了起来!那一刻,仿佛全世界都记着,他自己却忘了。
当年那些一脸迷茫走下火车的孩子们,如今都已年过半百,白发苍苍。
这50年来,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曾为了让他们活下去,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对抗一整个时代的黑暗。在点亮他们的生命后,又悄悄地藏身暗处。
2015年,温顿先生安详离世,享年106岁。
在善良的路上,可能孤军奋战,可能越走越孤单。但它仍然,永远都值得我们选择。
因为,你终究会因为选择善良,得到灵魂的宁静。
2018年9月13日 02:49
真正的信仰,深深藏在心灵深处。
不会被时光摧毁,不会因赞美玷污,不会因利益谄媚,不会因生死动摇。
“祂”是灵魂的光,以无私来表达,以爱来成长,以纯洁来培育,以沉默而顽强。
2018年9月15日 02:03
离心不坚勿修道。
以博闻为实证,以思辨为成就,以虚荣为境界,以学术为觉悟。
心渴望功名利禄,以真理为求利益之手段。
夸夸其谈,自鸣得意,虚荣伪善,利欲熏心,自欺欺人,贻害众生。
爱渴不减莫参禅。
以感受当境界,以神秘作成就,以获得为自傲,以自我为主尊。
心忠于欲望执迷,借禅修而美化自我感受。
神神叨叨,神神秘秘,迷信感应,自我神化,恶灵共趋,难逃横死。
求道只在出离中。
如沙海中寻金粒,眼见金粒则遗忘沙滩。
一意孤行,心无旁骛,以理性思辨挑选沙中真金。
决绝出离,弃舍爱欲,以极致虔诚供养清净道心。
真实直面,抉择人生,以热诚热爱之心供奉真理。
修道只在自检中。
如金沙中去沙砾,眼见沙砾而坚决剔除。
以忏悔心袒露,自我检举,与自我决裂,于真实曝光中,瓦解内心自我体验。
如从金沙中剔除杂质,杂质剔除则真金增长。
罪念曝光则宿业消亡,自我瓦解而觉心复苏。
真实坦荡,纯粹虔诚,以真实心抉择,重塑人生方向。
在情欲利益诱惑中,以离弃我执贪婪,而圆满出离心。
得道只在清净中。
如水中之光,如树中之香,如空中凉意,如色中胶青,如水中盐味。
以宽恕心,安详接纳身心中,构成自我的感知习气。
以接纳心,宽恕拥抱身心中,累世妄想念头与认知。
此刻的你,是无限的安详,透明的自由,极耀的纯净,微妙而极乐。
如水中的光线,随着水波形成形态,却不被水波流动,而改变了明澈的性质。
宽恕就是一切,宽恕中留不住分别,安宁脱落了身心思虑,空灵脱落了生死。
接纳就是一切,接纳中挂不住思虑,清澈中失去了“自我”,纯明解脱了轮回。
圆满就在苏醒中。
如见世界的目光,从所见景象中苏醒。
身心世界如梦境,梦醒后并无做梦者。
如眼病痊愈之时,眼观空华皆是错觉。
如梦境中醒梦者,醒梦之时,梦境与梦者皆不可得。
不可得,即原本。
不可说,是究竟。
无所得,是圆满。
本无生,即当下。
解脱只在当下。
如来即是本心。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众生随缘性起,众生性中无取无证,落落无挂名如来。
清净周遍,缘起性空,
宇宙因缘和合,物质生灭皆因心幻,幻性无生即圆觉。
是故,身心如幻,幻不可取即空,烦恼即菩提,觉本心即见如来。
是故,世界如梦,梦不可得即空,生灭本涅槃,心离分别即如来。
凡是真实的,不被威胁;凡是虚妄的,本不存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2018年9月17日 22:40
恐惧,是愿望凝聚了体验。
黑暗,是体验塑造出愿望。
记忆,是思虑牵引着觉受。
痛苦,是感受推动着认知。
觉性离开了空明,于是生死开始。
灵澈离开了寂静,于是启动轮回。
身心中,临在身心中,不拒不离的觉察,是驱散黑暗的光。
痛苦中,清醒的出离,无取无舍的凝视,是融化恐惧的灵。
一颗失去所有愿望的心啊,是完整的幸福,静默中蕴含着无限极乐。
一颗失去体验思虑的心啊,是灵澈的自由,透明中失去觉知即解脱。
一颗彻底投入禅定的心啊,是涅槃中重生,不可触及却是狂喜之光。
你内心放不下的愿望,构成了生死苦海中,随波逐流的“你”。
你内心所沉浸的体验,构成看似真实,实质梦境的人生旅程。
活着,是生命在“患病”,意识,是生命被“遗失”。
愿望,是魔王在“狂欢”,感受,是生命被“奴役”。
彻底投身于绝对静默,甚深禅定中吧。
当第一缕安详的光芒,自觉知中绽放,
万古黑暗永恒的死亡,被撕开了口子。
不要试图解释,阴影无法解释光明。
不要试图体验,黑暗无法触及空灵。
不要试图逃避,恐惧只是错觉凝聚。
不要狂喜不禁,那极耀是原本的你。
人类的活着,真的是苦难在“错觉”。
心灵彻底投入死亡般,无念无欲、无求无私、无丝毫愿望的决绝心。
一念不起,一念无得,一念无求,一念无留,如是禅定。
自我决绝舍弃之心,自我死去,却撕裂了死亡的黑暗。
撕开深沉死亡的瞬间,极耀明澈伴随着极乐狂喜,是诸佛的身影。
禅定,是在“祂”一瞥所现的宇宙中,“祂”拉着你的手,带你回家。
2018年9月18日 02:04
禅定,意味着“你”的彻底死去,你准备好了吗?
禅定中,身心内旷劫以来的无明黑暗,将裹挟你的意识陷入深深的黑暗中。
而你的心灵,要清醒决绝地,离弃现实中的“自我”。
觉察自我感受,在恐慌中挣扎,而觉察无所动摇,你能达到吗?
正午时分,你与亲友去坟场扫墓,晴空下万物生机勃勃,你兴高采烈谈笑风生。
当夜幕降临,身边的亲友纷纷离去,昏暗的陵园内孤寂无声,形单影孤的你,还能保持好心情吗?
深夜浓暗,伸手不见五指,坟场中你孤身一人,白天的兴高采烈,早已消失殆尽。
你试图以意识思维去推理,坟场并不可怕;用逻辑知识劝说自己,鬼魂并不存在。
可是内心的恐惧、紧张、孤单、压抑,却不会因为头脑意识的分析,知识道理的明确,而减缓了恐怖的感受。
在你还“活着”的时候,内心的体验尚且不受自我意识的左右,
更何况在你临近死亡时,你内心的自我感知,能够脱落头脑,而安详平稳。
我们的人生,就好比去坟场扫墓一样,每个人都必将死去。
你所眷恋的亲朋好友,你所贪婪的名车豪宅,你所熟知的身心意识,你所热爱的色欲美食,
在夜幕降临的时刻,都会纷纷离去,只留下你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对陵园浓黑的恐惧。
陵园,就是你身心中,那无始旷大劫之无明,埋葬你生生世世在愚痴习气的浓暗深沉中。
你在黑暗中出生,在黑暗中成长,在黑暗中死去。
生死未曾离开黑暗,你所谓的“自我”,就是无明浓暗的表达。
禅定,就是在深深的浓夜中,寻找那一抹极耀的璀璨。
当“自我”获得的一切,都在禅定宁静中彻底抛弃。
沉寂静默,将瓦解因所获得,而凝聚成的“自我”。
决绝的出离心,将看到贪婪世间的“自我”,活生生地死去。
清醒的觉察心,在承担身心无明“感知”中,单纯撕裂无明。
你觉得正午的太阳明亮吗?
当身心浓浓的黑暗,在强烈清醒的觉察中,被单纯的安详,撕开了第一道裂口,
当明晰清澈的安详,第一缕舒适自由纯净,照进身心无明浓夜中时,
就好像十万亿颗太阳,同时照耀一间十平米的空房间。
头脑意识的“自我”,身心感知的“自我”,体验思虑的“自我”,犹如残梦一样从光芒中脱落。
没有什么狂喜极乐,因为极乐狂喜是原本状态。
人类的“你”,感知体验如灰尘般分解。
阴暗无法束缚光明,因此你是“不可得”。
没有什么极耀璀璨,因为璀璨极耀是你的身体。
人类的“你”,身体觉受如水雾般消散。
雨雾无法触及虚空,因此你是“无所得”。
没有什么智慧普照,因为普照智慧是本自清净。
你的“意识”,记忆思维如泥点般剥落。
梦境无法描述苏醒,因此你是“不可说”。
没有什么永恒圆满,因为生死轮回原本是梦境。
心灵中“认知”的你,如冰块在阳光中融化。
寒冷无法感知温度,因此你是“无所有”。
没有什么过去未来,宇宙世界只是,因离开“祂”而错离生灭。
身心内原始“觉知”,如眼病痊愈时错觉熄灭,目光纯澈晓了十方。
幻觉无法理解离幻,因此你是“无取无证,不拒不离”。
死去了“自我”,就解脱了生死。
熄灭了“获得”,就圆满了“不可得”。
消融了“分别”,就圆满了“不可思议”。
失去了“觉知”,就圆满了“如如不动”。
所有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俯视众生、冠冕堂皇的“修行人”啊!
包括我在内!
未曾“脱落”自我之前,你怎敢自我懈怠、自我满足、自欺欺人,遗恨终生。
导师的名头、赞誉的光环、丰厚的供养、世间名闻利养背后,你看不到魔王的狞笑吗?
未曾“苏醒”无明之前,你怎敢妄语成佛成神,怎敢妄语普度众生?
在内心自鸣得意、夸夸其谈、自视甚高、自大满足背后,你看不到死亡的绝望深渊吗?
修行人,最低的标准,是“瓦解自我”,从而“觉醒生死”。
你,到了吗?
2018年9月18日 08:52
“我”是谁?
“自我”究竟是什么?
答:心灵认知,对所认知的“认同感”。
内心对身体的认同,内心对意识的认同。
内心对感受的认同,内心对体验的认同。
能认同身体、意识、情感、体验的心灵“认知”,
因为认同,而有分别;因为分别,而有取舍;因为取舍,而生爱憎。
于是,自我的体现,就是以内心的“愿望”呈现于人间。
认知,被所“认同”的身语意牵引;愿望,被身语意中的习气妄想裹挟。
习气形成的惯性经验,与妄想形成的惯性记忆,相结合而带动的“心愿”,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
认知,本身并没有“认同”,更没有“心愿”。
清澈是认知的“意识”;空灵是认知的“身体”。
安详是认知的“感受”;纯洁是认知的“体验”。
头脑意识,是人类所认为的“自我”,佛教所说的“前六识”;外道所说的“识神”。
心灵愿望,是人类所说的“潜意识”,佛教所说的“我执识”;外道所说的“灵魂”。
心灵认知,就是外道所说的“元神”,佛教所说的“神识”;瑜伽所说的“灵我”。
认知的核心是“明了”,清澈明了的境界,是“奢摩他”,止观修行。
明了的深处是“觉知”;自觉知细腻分别开始,呈现出空间;觉受波动呈现出时间。
时空交错震荡延续,折射“觉知”在无限无尽,微细时空世界中,呈现出灵觉众生。
灵觉所体现的生命状态,就是“明了”;因明了而有对现象的“认知”。
因认知,而有对所认知的经验,经验的“凝固”就是心灵体验。
由体验而生出感知,因感知的爱憎取舍,而有情感的喜怒哀乐。
感知将意识概念,凝固成具体的名相。
被名相凝固的感受,驱动意识,深入细化世界现象。
对世界现象的细化细分,形成了记忆概念,相续成逻辑思维。
因思维,而呈现出具体的、立体的、细致的、鲜活的世界万物。
因思维结合感受,而有了“认识”世界的“自我”。
意识,只是心灵愿望所操控的工具。
若心灵失去认知的“愿望”,意识对眼睛所见、耳朵所听、身体所触、舌头所尝、鼻子所闻,是不会有丝毫分析的。
因此,自我的核心,在于“心”,而不在于“意”。
而无论意识众生、认知众生、灵觉众生,还是觉受光海,都是觉知开出的花朵。
由觉知开创的“虚空”,到意识塑造的“世界”,中间经历的层层细腻灵觉、认知、体验、感知......
形成了三界六道中,无限广袤中,每一粒微尘中蕴含着无尽深邃的,层层叠叠无量细腻深邃宇宙。
无尽深邃宇宙世界中,一微尘中却蕴含着无量广大的层层叠叠,无限广袤的不可思议宇宙苍穹。
而最宏观的宇宙境界,却是宇宙最微观的因素存在。
芥子纳须弥,须弥藏芥子,无限小即无限大,二者本身都是虚幻的,犹如镜子中的倒影。
两面镜子对照,镜子会同时倒映出,层层叠叠不可思议、不可计量的倒影。
但是,无论镜子中展现出多少层、多么紧密、多么深邃的倒影,
倒影本身不会撑爆镜子,因为倒影本身没有实性。
三界六道中,无限微尘世界,性质如同镜中倒影一样。
觉知,是宗教所说的“造物主”,瑜伽所说的“大我”。
是外道所说的“终极”,是印度教所说的“梵天”。
觉知,是觉性的迷失,一念错觉,而有觉知。
故而,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觉性,是佛教所说的“法界”,印度教所说的“梵”,西方宗教中的“上帝”,灵修所说的“上主”。
所以,在“自我”之中,蕴含着神灵、上帝、上主,以及诸佛。
净化构成“自我”的层层体验,分解“自我”构成的种种维护。
自我熄灭,则生死熄灭;自我融化,则三界幻灭。
在自我之中,“自我”不可触及的安详灵妙,“自我”不可思议的明澈极乐。
不被自我错移的“本来”,即如如不动的“当下”。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2018年9月20日 03:08
心是什么?何处觅心?
答:能觉与所觉,分别即心。
心依“觉知”幻现,心以“取舍”灵明。
心依“感受”留驻,心以“愿望”表达。
心依“贪恋”成型,心依“体验”成长。
心以“纯洁”滋养,心依“宽恕”觉醒。
在觉察中寻觅“心”。
清醒地觉察身心,凝定地觉察自我。
保持在专注宁静的,内观“觉察”中。
觉察的清醒,不随情感波澜;清醒的觉察,不被体验沾染。
专注的宁静,不被意识分裂;凝定的专注,不随愿望挟持。
于是,觉察会“脱落”头脑意识,脱落身心感受,而“独立”明澈。
于是,你会观到“自我”心念中,身心极尽微细变化。
被觉察到的身心自我,就会与,能觉察的明澈分离。
可以肯定的是:能被“觉察”到的自我,就绝对不是你“自己”。
一个身心意识中,绝对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自己”。
只有主观的“明了”,才是你自己,而被明了“觉知”的,必定不是你。
相对于“被觉察”的身心,必定有“能觉察”的清醒。
觉察身心的“明了”,就是“能觉”。
被觉察到的“心灵”,就是“所觉”。
故而,我们认为的心灵、意识、自我、身体,
都是“能觉”,所分别演化而成的“所觉”。
觉与所觉,皆是虚幻。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心本是“幻生”,因此对幻觉的“觉察”,亦为虚幻。
幻不可得,故此,心不可获。
心不可获,故此,觉亦无生。
当你的身心意识,自我感受,情感体验,习气欲望……
都在凝定觉察中,消失在清澈的专注力中。
安详空灵,舒适纯洁,清澈寂静,将成为新的“自我”。
在这种“明了”安宁最深处,将会隐约绽放出明澈极光。
当你已经熟悉了新的“透明光体”,习惯使用新的“明澈无限”意识,习惯熟知了“安详纯洁”体验。
不再被“人类”生命所束缚的你,将以“光灵”的透明无限,安详在极尽微妙、极尽广袤的宇宙时空中。
你的存在是“极耀、透明、灵妙”;你的感受是“安详、自由、纯洁”;你的体验是“无所不在、无始无终”。
当你脱落了“自我”,就会熟悉“无我”,也就圆满了“觉知”。
你在时空的起始与尽头,刹那中触碰到宇宙边缘。
时间自这里流出,未来在这里消逝,生命缘起于此处,众生终归于这里。
你只是“存在”,所有存在都在表现你,一切生命都是你的表现。
久而久之,当安详的你“遗忘”了表现,纯洁就逝去了“存在”的因素。
在“觉知”极深极深中,将会绽放出,不被“明了”所分别的——极明极耀。
“存在感”犹如云雾般,无法分别法界的太阳。
在身心之中,那脱落了“自我”的,清澈无限的“觉知”,
就会自觉知深处,绽放出“撕裂”觉知的极光。
犹如晨光撕开了黑暗般,瓦解了宇宙虚空,粉碎着空间,也停止了时间。
极光“瓦解”了明澈,就瓦解了“虚空”。
极光“粉碎”了安详,就粉碎了“时间”。
极光“撕裂”了觉知,就撕裂了“世界”。
极光“熄灭”了黑暗,就照破了“生命”。
那无法感知、无法觉察、无法体验的“极光”,
如千百亿太阳绽放光芒,璀璨摧灭了“觉察”。
“存在”被彻底瓦解,如云雾不留一丝痕迹。
“无生”,如目光般清澈,觉满十方。
身心澄澈,清净庄严,生死无挂,性自涅槃。
随缘性起,无取无证,随缘不变,如如不动。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2018年9月25日 13:13
深邃,极深邃,极尽深邃的——静默深处……
圆满的安详,明澈是广袤的极乐。
透明的自由,明晰是极耀的遍照。
无分别之宽恕中,温暖融化了生死。
离取舍的大爱中,柔软接纳了恐惧。
当觉知波动,心识幻现“我”。
“错愕”离开了禅定,身心头脑原是倒影。
生命原本健全中,确无“自我”这个肌瘤。
甚深,甚深,甚深禅定中,那“唯一”脱落后,
寂静,就是全然。
2018年9月25日 13:49
禅定,是无法描述的。
祂没有修饰,祂没有伪装,祂脱落一切,祂无路可达。
祂并非所作,却在一切行为中,清净无染。
祂远离分别,却在意识分别中,如如不动。
祂遍在一切中,一切在祂中。
宇宙于祂之中缘起生灭,生灭未曾离开祂,却未曾触及祂。
祂就在你眼前,你看着祂,却看不见祂。
只因你的觉知,境界遮蔽了祂的单纯。
祂就在你心中,透过你的心,见世界一切。
祂却在你的所见中,不被你心灵所见,而移动祂的安然。
失去语言,失去思维,失去心识,失去觉知,禅定才可能发生。
你与祂,只相隔一层分别。
就好像:无法用云彩去描述虚空,无法用树木去描述香味,无法用温度去比喻光芒,无法用影像去形容镜子。
“语言文字,头脑意识”,就好像,在平静的水面作画一样,
无论水波荡漾起任何美妙的涟漪,荡漾本身就会掩盖了水面的澄清。
留下禅定中,一步步的勉强描述,仅仅是想,使未来人能够,
透过荡漾的水波纹,体证那,不被荡漾所掩盖的“澄清”。
2018年9月27日 02:01
身中有身,乃安详。
心中有心,为觉照。
意中有意,是离辨。
灵中圣灵,乃空明。
禅中禅定,是寂静。
当你将,现实中所谓的“真实”,修持淡化为“虚幻”;
曾经是,存于感受中的“抽象”,逐渐苏醒为“真实”。
当透明的安详,明澈了身心中,最后一缕感知。
身心自我融化在,安详纯澈光芒中。
在虚幻“人生”熄灭时,“神灵”之光芒同时消散。
心,退去觉知的“壳”,明晰,就不被虚空所“存在”。
意,失去分别的“幻”,觉照,就不为时间所“轮回”。
那未曾被“梦境”所移动的,是涅槃。
2018年9月27日 08:36
我们的身体是靠不住的。
血肉之躯终究难免生老病死。
更何况,建立在血肉之躯之上的人生。
你苦苦眷恋的妻子爱侣,你朝思暮想的功名利禄,
终将随你生命的结束,而成南柯一梦,终成水月镜花。
自古至今,有何人逃离了生死?
苍茫大地,浩渺人海中,几人成就了永生?
然而,确有得道之士,出离生死游戏人间。
幸而,真有明心之人,混迹凡尘跳出轮回。
今天所留下来的,是秘藏中的秘藏。
期许这解脱之路,能令后世人得益。
生死,犹如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
若想上岸,就必须踩踏在河岸实地上。
若你,能够在肉身尚在的时候,修成了“身中身”,
就不必随着肉身的死亡,而失去了依靠的居所,而被动随习气迁流。
若你,能够在心智健全的时候,成就了“心中心”,
就不必随着意识的失去,而失去了生命的主宰,而被动地随业飘零。
这是脱离“分段生死”的具体方法,看似简单却实用有效。
让无求之心,安住在开放坦然。
让纯净的心,安住于透明自由。
坦然纯净,与身中安详结合。
安详中培育纯净,将形成璀璨觉照。
璀璨如光芒,摧灭心意中思虑。
觉照如阳光,照破身心中体验。
内外纯洁,安详无虑,是为“身中身”。
明觉无染,无碍无挂,是名“心中心”。
你会在肉身“活着”的时候,亲身体验到内外两个身体。
外面的是肉体细胞构成的“人体”,内在是安详纯明形成的“光体”。
久而久之安详的觉受,将会替代情欲的体验。
久而久之清澈的璀璨,将会替代头脑中意识。
即便你此刻肉身死去,内在的“光体”不会沾染你人性中,丝毫的习气与思虑。
“自我”身体的死亡,对于身心中纯洁“觉照”而言,只是脱落了一件外衣而已。
死神抓不走你的意识,因为活着的时候,你已将意识“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