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仅供参考)

 

学生:老师辛苦了!老师慈悲!

 

老师:咱们都是同路人,咱们都是释迦佛的弟子,今天见到各位也很开心的,言归正传,咱们就不讲那么多客气话了。您是主修哪一门的呢?

 

学生:从去年之后,全是跟着老师修法,以前修的太多了。

 

老师: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修行啊,修行这件事情,是一个很简单的道路,千万不要复杂,越复杂的东西,动用的是你意识的分别,修行动用的是我们内心的认知。佛经里面,把人类的精神体系,就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体系,分为了八识:眼耳鼻舌身意,还有一个我执识,还有一个阿赖耶识。这个我执识,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受,感受深处有体验,和体验结合在一起的,有那种很清醒的认知,这个认知被体验带动了,形成了自我的感受,这个就是我执识。我们修行,就要从我执识入手,而不要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受,不要通过我们的色声香味触法,去认识自性,而是要避开我们的六根,直接看到我们心灵深处那个清醒的认知。以认知去信受佛法背后的义理,这个称为修行。

 

 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修行?是为了逃离苦,逃离生老病死等各种苦患,这是修行的一个最基本的方向。就是我们的心,要从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所摄取的这个世界的景象当中,要逃离出来。我们避世,我们出家,并不是要逃离这个现实社会。这个现实社会,它实际上并不现实的,这个现实社会,仅仅是名相的构成而已,它本身并没有实体。

 

 我们现在坐的这个凳子,我们站的这个地板,我们看到的这个墙壁,一切一切外界的景象,全部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幻化而成的。它只是看上去在那个地方,但它实际上本身是在刹那间生灭着的,就像是虚空当中的云雾一样,它可以幻化出各种景象来,但是云雾是由各种水分子构成的,它本身并没有一个具体不变的体性存在。我们这个世界也是一样,它是由能量构成的,它是由刹那生灭的能量聚合而成的,一个短暂的现象而已。

 

现在如果我们通过科学仪器去看一个物质,不论任何物质,我这串手串,包括椅子,咱们用仪器去探索它,就会发现它表面有各种分子,下面有原子,一直到夸克,一直到中微子等等,它里面并没有一个实际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认为的手串的名相存在。这个名相,实际上是我们的五蕴色尘所幻构的一个假象而已,是我们认为它有。

 

我们为什么会认为它有呢?我刚跟您说了,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我执识,这个自我,自我认知,被所认知的体验带动了之后,会形成习气。这种习气就会塑造这个认知,形成了对于认知的刹那分别的认识,这种认识又调动我们的肉体,借助我们的意根,眼根、耳根、舌根、鼻根、身根,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将外面幻化不停的世界,凝聚成了概念以及名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包括我们所认为的自我。这一切都是因为,您坐在这个地方听我讲法,我在这地方给您说法,您认为这个东西是实际存在的,是因为您内心深处的认知聚合的体验,调动了体验过去的记忆,通过类比分析,您才知道:哦,对面坐的是老师,他不是别的人。因为您的内心有了一个认识老师的认识,就有了一个认识老师的您,这个就是我与我所。修行就是要破开这个“我”。

 

怎么样破开这个“我”呢?第一个,明法理。佛法,真是浩如烟海了,一个人一生当中去研究各种经典,你是研究不完的,你生生世世去看各种经典,也看不完的,你只需要知道佛法的核心就可以了。佛法的核心是什么呢?缘起性空,唯心现量,这就是佛法的核心。无论是认识老师的这个你,还是你认识的老师,这两者皆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但是我们为什么会认为他实有呢?因为我们心灵里面认知我,以及那个自我认知的内心深处的这个清醒,这个认知,祂被所认知的东西带动了、牵引了,就会形成了对生灭不停的幻境的一种固有的记忆和体验,这个就是想。我想什么,我愿意做什么,因为有一个你想的事情,就有一个想事情的你,这个就是我与我所。

    

咱们举个例子。一个凡夫,在他死之后,他的肉体的这件躯壳脱掉了,他内心的感知,就是能够认知世界的那个感知,内心体验深处的那个认知,不会随着身体的死亡而死亡。我再跟你们讲个道理,你们在睡梦当中的时候,眼睛是闭着的,思维是停止思维想象的,感受也是停止了主观的“我想去感受”这样的愿望,为什么在梦境当中的那个世界依旧清晰?为什么在梦境世界里面,依旧有一个你?你们好好想一想。因为那个你,那个我执识,不会随着你身体的死亡而死亡的。你睡梦当中的时候,他依旧会被你平常的这些习气啊,愿望啊,记忆啊,带动着,在你的心识里面演化出来你平常生活的空间。这个讲起来太复杂了。

    

我现在跟你们说句话,你们现在都不太可能理解,但是我告诉你们一件事情,你现在看到的面前的这个虚空,这个空间,空间——科学是怎么定义的呢?它里面可能是各种气体。但是气体是空间吗?元素是空间吗?不是的,空间是人类的感知。你面前的这个虚空,实际上是你阿赖耶识的投射,你知道吗?是脱落了你的身,脱落了你的意识,脱落了你的认知,脱落了你的觉受,那个觉知通过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投射出来的存在感,就是我们面前的这个空间。

 

我们现在,此时此刻就活在阿赖耶识的梦境当中,只是我们都不知道而已。为什么呢?我们已经默认了。我们为什么默认呢?因为分别。我们为什么会分别呢?因为迷茫。我们为什么会迷茫呢?这个就是修行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不迷茫?我前面说了,在您现在听我讲法的时候,不仅仅是您的意识在听,您心灵深处那个认知也在听。这个认知针对您来说,是由什么体现的?就是您现在是很清楚、很清醒地知道,您在听我、听老师在跟您讲法,对吧?这个知道,就是您的认知。

 

大和尚,这个认知,如果攀缘了您的意识,您的意识调动了您的记忆,然后又去塑造这个认知,才会有您的名字,您却认为这个名字是您,别人一说“哎呀,您好!”哎呀,您知道他在叫我。您心里头知道我在讲法的这个知道,攀缘了您身体的感受,您会认为这个身体是您,“哎呀,我这个身体热啊;哎呀,身体冷了”。当这个认知,被您眼耳鼻舌身意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带动的时候,就会形成了,在您身心内的鲜活的、具体的、细致的自我感受、自我思维,这个认知就变成了自我思维所牵引的一个知道。

    

可是,您仔细听我讲,被您的六根、六识所牵引的这个知道,就称为中阴身,也称为灵魂。如果您在临死的时候,内心深处的这个清醒、这个认知,就是现在听我讲课,知道我在讲课,哪怕您不明白我在讲什么,但是您清楚地知道我在讲课的这个知道、这个清醒,如果被您的意识、情感、欲望和各种习气所牵引,那就是灵魂。这个灵魂就会随着往昔的业力,就像是被狂风席卷的一片柳叶一样,会飘散在六道当中,随业往生,这个就是六道轮回。

 

现在我再跟您讲,如果您内心深处的这个清醒的认知,就是您现在听我说话的这个意识,在您心灵感受深处的这个知道,这个很清净、很清醒的知道,如果这个知道能够看到您的意识,去觉察您的思维,觉察您的记忆,觉察您的感受,觉察您的身体,觉察您的习气,觉察您的欲望,这种觉察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清醒的觉察,不会被您的记忆、思维、习气、欲望、感受所牵引的时候,这个知道,就开始慢慢地形成一个独立于您的身心意识自我,而存在的一种觉知力,这个就是“四念住”。这个是释迦牟尼佛留给我们的唯一的道路,所有的禅定都是以“四念住”为基础的。

 

如果您内心深处的这个清醒,不再被六根、六识所带动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六境,这个就是十八界。六根、六识、六境,产生了十八界,不会被这十八界所迷惑、所牵引、所干扰、所带动的时候,这个觉知,就会恢复到了祂的清醒。那种清醒,就是遍满了三界的光明,就到了行阴流,这个过程就称为入三摩地,想阴分解,入三摩地。所以我实际上给你们教授的这些,是入三摩地的过程。什么叫三摩地?大幻观。身心如幻,不辨真实,这个叫三摩地。

 

那么针对于您来说,怎么样去修行三摩地呢?修行三摩地的基础,有一部经,这部经是无论如何每个人都要去看的。什么经呢?《圆觉经》。《圆觉经》是佛给大菩萨讲法的,是让大菩萨上上增进,直至达到如来法王位的。整个《圆觉经》的过程,就是在不同角度去阐述三摩地的过程。三摩地是正法,三摩地是真正的佛的正法眼藏。禅那,释迦牟尼佛传给大迦叶的——“我有正法眼藏,付与摩诃迦叶。”禅宗不是适合每个人修行的,禅宗是适合先天的根性非常好,就像慧能那样的,听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觉悟的人,那个是适合修禅宗,禅宗真的不适合每个人修行的。

    

打禅,为什么叫打禅呢?打禅是坐断你的烦恼和妄想,让你的心灵的认知,清醒出来。清醒的认知不再被川流不息、刹那生灭的习气和累世劫的细腻妄想所蒙蔽了之后,想阴一分解,觉性光明就会在身心绽放的。想阴分解的过程称为三摩地,而进入三摩地的时候,人的行阴流就开始展现。行阴流对于您来说,什么样的体现呢?记住了!我今天是在跟你们讲以后修行的道路。对于您来说,行阴流的展现就是纯洁。

 

什么叫纯洁?我跟您说一个很直观的例子。您不抽烟,您是不抽烟的人,也不喝酒,您看到别人抽烟您是没反应的,对吧?哪怕他抽的是中华呢,什么黄鹤楼呢,您不会有任何反应。您也不喝酒,酒是五戒嘛,肯定不能喝,所以当您看到别人喝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您也不会有反应的。这个没有反应就是纯洁。明白吗?您见到了,但是内心对这个现象,没有任何的沾染、攀缘和眷恋,这个就是纯洁。

 

大和尚,什么时候您的内心,面对这个世界万事万物的时候,都见而不见的时候,就是您看见了一切,但是内心是清清净净,如一面镜子,映照万物,但是又不留万物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到三摩地里面了。那个时候,您心里面的认知,就会看到您内在的意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您可以看到、反观您肉体的一切内在心理变化,就像镜子能照非常微细的灰尘一样,不会有任何遗漏的,这个时候,您就进到三摩地里面了。三摩地首先的过程,最基本的标准,我说的是标准,这个标准不是您的意识标准,是内心体验,就是纯洁。纯洁并不是您自我感知纯洁,而是没有任何现象能够牵引您、污染您、带动您,能让您产生丝毫分别,这个叫纯洁。当您的心,心里的认知可以脱离开一切现象的时候,就没有一个去攀缘现象的六尘存在了。

 

我刚才不是跟您说了,您是不抽烟不喝酒的人。我现在在抽一包中华烟,在喝一杯茅台酒,您看到我在喝酒,您当然能看到,您当然知道我在喝酒,我在抽烟,您内心对我抽烟喝酒,既不会排斥,也不会眷恋,这个就叫觉察,这个就是纯洁力。反过来讲,您看到我抽烟喝酒,您内心没有任何体验,没有任何习气,没有任何欲望,也不排斥,也不拒绝的时候,您的心就可以清醒地看到自己。为什么会看到自己呢?因为祂不会被你所看到的一切景象所吸引的时候,这个时候,您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健全,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健全,但是境不染心,这个就是修行。您看到我在抽烟,看到我在喝酒,但是您对酒没有欲望,对烟没有欲望,您既不排斥,也不舍弃,它仅仅是现象,那么,观看这个现象的心,不会被现象所牵引了之后,这个就叫反观,心就可以看到自己。就像镜子上面没有灰尘了,镜子本身的明亮显现出来了之后,它就可以看到自己了。这个时候,镜子明亮了,镜子里面的光明就透射出来了,那个就是行阴流。

 

行阴流有什么特质呢?无我。行阴流的特质是无我,没有我,没有一个我的存在,因为有想阴,因为有想,才会有体验和认知,因为有体验和认知,才会有感知,这个感知就是我们认为的自己——“哎,我感受舒服了,我感受不舒服了,我感受快乐了,我感受难过了”,一切感知,就是您所谓的自我,而不是您的意识,您的意识只是为自我服务的工具而已。否则的话,一个人失去记忆了,大脑受损伤了,这个人就应该死掉了?他没有意识了,他那个记忆啊,概念啊,思维啊,都停止了,那这个人就应该死掉了?可是事实上这个人并没有死掉,他不可能死掉。一个失忆症,他只是失去了记忆和思维,他只是失去了语言,但是他内心感知,自我感知依旧存在的。所以,人是不可能因为失去了记忆而死亡,同样,人也不可能因为失去肉体这个载体而死亡。

 

同样的,当这个不会死亡的认知,解脱了你内在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面对境界而不染境界的时候,这个认知,就会从境界当中解脱出来,从对于境界细腻的体验和妄想的观念中解脱出来。自我消散了,您内在的光明就会体现出来,那就是行阴流,所以行阴流的表现是无我。

 

第二个体验,舒适,非常舒适。我为什么在《禅修引导》的时候,反复跟你们讲,身体不是你,意识不是你,只有那个脊柱当中丝丝缕缕的舒适是你自己。因为那个舒适,是行阴流的特质,当你完全安住在舒适当中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一切情绪啊,感受啊,都在分解,就像阳光下的冰雪一样,他们在分解,为什么呢?因为人类永远都不可能知道情绪本身是痛苦的,感知本身是紧张的。如果没有潜在的紧张,感知本身是不会去分辨任何东西的。

 

因为有紧张,因为有潜在的焦虑感,认知才会形成,因为他要去分别。这个东西对我有没有伤害?那个东西对我有没有伤害?他就会分别。当他完全是舒适安全的时候,挂在你心上的一切的情绪和体验,都会消散掉。消散到最后,那个舒适,那个丝丝缕缕的舒适,非常安详安宁的舒适感,当他强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像太阳光一样,照满你的身心内外。你的细微的习气、体验、觉受、感知,都会融化了的时候,那个光明的舒适,他也就消散了。这个时候你的存在,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是无形无相而又遍及一切,祂是一种存在感,是一种透明的存在感。这个叫阿赖耶识,就是人的觉知,觉知就是虚空。

 

我跟你们背一段法,这段法是我基本上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背一段的,《楞严经》里面的。“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这个迷妄是什么呢?觉知。因为在迷妄前面是什么呢?“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这个“所”,就是存在感,这个“所”就是觉知,这个“所”就是阿赖耶识。所一立,人的觉性就被这个“所”、就被存在感给凝固住了,祂成为了存在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那种透明的,像透明玻璃一样的,极度纯净的一种存在。祂在你们身心的每一个细胞里面,不在意识里面,也不在认知里面,而在身心的每一个细胞里面。

 

你怎么去体验这个觉知?在你打禅的时候,身心完全放松下来,彻底放松下来,进入到那种极度的舒适、极度的宁静、极度的寂静、极度的安详当中去,当安详寂静到极致的时候,一切不属于安详寂静的生灭情绪和来去的妄想,他们都会脱落掉。脱落掉之后,就没有一个去分别妄想的觉知存在,一个去承载情绪的觉受存在。在这个时候,你明明了了地、清醒地觉知身心内外的一切,却没有一个觉知的主体,那个就是阿赖耶识。但是这个时候,你还在三界的顶端,还没有彻底脱离开六道轮回,下一步就是要进到法界里面去。

 

但是那个,对于修行当中的人来说,真的是要付出很辛苦的努力,进到法界,不是一时半刻、一年两年的事情。法界在哪里?法界不在天上,法界就在当下,就在你身心无法触及的当下,就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之中。色声香味触法不可染着的那个寂静,就是法界;眼耳鼻舌身意留不住的那个空性,就是法界;我们的自我和自我所认知的世界,当下无挂而又无来无去的寂静妙明的轻安,那就是法界。从来没有一个脱离三界的法界存在,这个就是烦恼即菩提。

  

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宇宙空间,有一个什么世界,千万不要这么认识,那个是佛的方便说。如果说宇宙空间中有不同的、固有的、实有的、不同的佛的世界,“一个银河系里面有一百多个如来世界”,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自心现量,唯心所现”的究竟法义。

 

宇宙空间当中有没有世界?有!我每天在禅定的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经历了,从人的表面的意识、习气、感受,进入到人的心识内在的清醒,从清醒当中进入到自我认知的清净,从清净当中进入到脱离清净的舒适,从舒适当中进入到脱离舒适的安详,从安详当中进入到透明的、无来无去而又遍满一切的寂静妙明的灵动。在我那个境界,在那个妙明透明的灵动,我可以遍观,从你那刹那分别开始,而层层层层构成的一切的世界,一微尘当中包含着宇宙所有的世界,那么庞大广袤无限量的世界,我可以“看到”——那个地方没有看,没有眼睛,不存在看的问题,祂是一种觉照。

 

我刚跟您说的,在您的身心内在的每一个细胞当中,那种一体一性、透明灵动的觉照力,可以觉照到三界当中的,层层层层无限的宇宙世界和庄严佛土,但是这个东西都是幻化的。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个认知世界的你,才会有这些世界的存在。就像有你内心里面认知世界的,这个认知的清醒在,才会有外面这个世界的现象在。你所见的一切,所听到的一切,所想到的一切,全部是你心识川流不息的累世劫的习气和妄想,通过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投射出去,然后又返回进来的一种被认知。你所认为的世界,你所认知的世界,是被你的六根、六尘“被认知”的,被他们所认知的,你的内心实际上是没有认知的,你的内心只有觉照而已。那些世界有没有?有。那些世界从究竟上来说,是你的心识所幻化出来的,就好像是我们放电影一样,那个电影机投射出来的影像一样,那个影像有没有?有,但是它是空的,并不实有。

 

 但是佛为什么又说,宇宙空间当中有这些世界呢?因为众生修行是需要道路的。你不可能一天从中国到美国吧,你不可能一天从中国到加拿大吧。你中间得要通过轮船、飞机、汽车、火车,要一站站地走,对吧?在走的过程中,你也不可能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一直在火车上吧?对吧?你中间还得有落脚点,不同的世界,就是众生返回到法界的中间的落脚点,包括极乐世界也是一样,祂是落脚点,不是你终极的归宿。终极的归宿,就是你的心认识了自己。心认识了自己,那个认识自己的心不再被心的体验、体性、认知所迷惑的当下,身心脱落,诸法性空,那个性空,就是你的归宿,那个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垢无净。

 

所谓的永恒,在法界只是一个刹那,就像是你眨了下眼睛一样。在法界,祂没有时间概念,祂不存在永恒和短暂的分别,你知道吗?我们说刹那,七十二分之一秒称为刹那。因为有刹那才会有永恒,可是永恒,在法界里面,这个永恒都变成了比刹那还短的一念错觉。错觉本身是空的,不存在一个永恒的体性,也不存在刹那的体性。所以在法界里面,祂是遍知过去未来的,祂既在一刹那当中,也在永恒当中,祂可以把一刹那拓展到永恒那么漫长,也可以把永恒、无量阿僧祇劫缩短到一刹那。这个就是《维摩诘经》上讲的,大菩萨可以将一秒钟、一瞬间拉伸到无量亿劫,这个就是原理,因为法界没有时空概念。

 

法界在哪里啊,大和尚?法界就在你的身心。因为你们已经习惯于站在自己肉体的角度上去听外面的道理了,可是法界,恰恰相反,法界是你的身心意识分解的当下,那个不被分解、不被凝聚所触及的清醒,那个是法界。法界从来没有离开过生灭,法界从来没有离开过生死,法界从来没有离开过轮回,这个就是“轮回即涅槃”的道理。轮回性,轮回的性质本身就是涅槃性。众生的心,众生心性的性质,本身就是如来性。为什么讲,一念觉,众生是如来;一念迷,如来是众生呢?祂只在方寸之间。

 

 所以修行,只是在我们的心上去努力。但是过去那些大德们讲得都很笼统,心外无佛,佛在心中,要向心内求,心在哪里啊?我怎么找到心啊?我现在跟你们讲一下。心,我现在只能够以我自己的修证体验来讲,心总共分为了几层:最表面的这层肉团心,第二层是你内心的感受,肉团心里面的感受,感受里面有体验,体验当中有认知,认知当中有觉受——就是行阴流,觉受的深处是觉知,觉知是没有形体的,祂像透明玻璃一样,这个就是心的几层构成。也就是说,是由阿赖耶识到我们的意识之间的整个过程,把他称为心。而这整个过程,又像编芦苇一样,色受想行识,编芦苇一样编成了我们整体的情感和精神体系,我们整个的精神体系的核心,称为自我。所以,我们所说的心,就是我执识。

 

从阿赖耶识到意识之间整个都是心,这个也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原因。什么叫法?法是什么?生灭是法。生灭,就是法,也可以说,生灭为行。“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分别是什么?分别就是生灭,生灭就是分别。我们通过正知见,破除了我们内心的这些烦恼和迷惑,我们通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四念住去打禅、禅定,在禅定当中,找到我们身心深处的舒适、清净的那种寂静,并且能够住在这个地方,长久住在这个地方,那么不属于寂静的,不属于清净的生灭,他们就会自动消散了。这个时候,一切境界消散,一切生灭消散,一切被认知和所认知的主体消散的时候,那个不被消散所带动的就是你的阿赖耶识,就是大圆镜智。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成就。

 

所以,我们要向心里面去修。打开心的门是谁?自我,自我,自我!就是你现在听我说话的,内心里面很清楚地知道,听我说话的这个“知道”,那个就是你的自我。要通过这个自我去修,要向自我的内在去修,而不要让这个自我攀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个就是修行最直接的通道。不要通过去拜佛,不要通过去做火供,不要通过这些外界形式,那个是做功德,那个跟你解脱没有半点关系的。一定要把这个自我解除掉。

 

那么,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道路。针对于您,大和尚,您的修行道路,就是两条:纯洁,还有舒适。一定要保证您内心的纯洁。什么叫纯洁呢?就是您的心不再被您任何的情绪、欲望、自我感受、自我的眷恋所牵引的时候,您能见一切,但是不被所见的一切所扰乱的时候,那个就是纯洁。到达纯洁这一步的时候,我可以明确地告诉您,您可以遇见神,遇见神灵。就是那些瑜伽行者,包括外道行者,他们所说的这个宇宙当中,其他空间当中的神灵。进入三摩地之后,您天天可以见到。纯洁的心就是神灵,神灵就是纯洁的心投射到宇宙空间当中的。他们过去世的修行没有成功,他们没有突破三界的存在感,他们还在三界不同灵性的星球上面,在那地方修行。他们的身心是完全破除了自我的,但是他们还在想阴的范围之内。  

   

想阴可不是一层,想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从觉知——阿赖耶识纯净的透明玻璃一样的灵动性,被觉受所带动,然后形成了所分别觉受的认知,这个认知又和觉受的细腻感受相结合,形成了想,由想又形成了体验,从体验又形成了感知,从感知又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境的这种自我。中间有一个非常、极其漫长——用数字已经没有办法去形容三界内的世界和空间的“多”了。无量阿僧祇劫那么漫长的时间,一阿僧祇劫是多少亿多少亿年,这个多少亿多少亿年里面的每一秒钟,把每一秒钟当成一层空间。一分钟60秒,一天有多少秒钟?一个月有多少秒钟?一年有多少秒钟?一个阿僧祇劫有多少秒钟?无量阿僧祇劫里面有多少秒钟?这个无量阿僧祇劫,咱们就说十万亿阿僧祇劫吧,阿僧祇劫里面的每一秒钟是一层空间,这个空间里面还有横向的。

 

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就好像那个泡沫塑料一样,上面不是有很多气泡吗?一层一层泡沫夹变成那种防震垫,一层泡沫塑料里面有泡沫,有小的泡沫,然后第二层、第三层叠起来,中间有很多泡沫——有点类似于这种东西吧,我只能用这种最粗糙的语言,跟你们讲三界内宇宙空间的构成,实际上每个泡沫里面,还有无量无量细致的泡沫。每一秒钟之间的空间里面,又有横向的,像泡沫塑料里面的那个小气泡一样的,独立的世界和独立的宇宙体系,里面又是无限无尽的宇宙体系,每一秒钟里面都有。那么十万亿阿僧祇劫里面的每一秒中的世界该有多少?我刚才说的十万亿阿僧祇劫里面的每一秒钟,都是一个宇宙体系的这么庞大的概念,相对于三界来说,它只是沧海当中的一滴水。所以,三界里面的世界,多得是你无法想象的,你没有办法用人类的思维去想象它,包括你修到觉知,你的阿赖耶识已经很干净了,阿赖耶识已经开始融入到觉性的明性里面去了,你都没有办法尽知道这个宇宙世界的所有真相。

 

阿赖耶识实际上是属于三界顶端的造物主,但是祂的存在,只是纯净的、无形无相而又遍及一切的那种周遍而已。我只是讲我自己个人的一种体验,祂只是能够觉照到,三界内无量的世界,但是祂不能够,祂没有这个能力,像是如来一样,像是法界的那些大菩萨一样,瞬间洞知三界内每一粒微尘上面的众生的每一个念头,没法办到的,祂没法做到这一点。三界内的造物主,在你突破了觉知,进入到法界的那一瞬间,你才会知道,三界——刚才我跟你们讲的,无量阿僧祇劫里面每一秒都是一个世界的这么庞大的概念,在法界的智慧的明性当中去看,就是沧海当中的一个气泡而已,但是可没有大和小的区别。就在这一个气泡里面的每一个众生的每一个念头,法界的那些大菩萨、那些觉者们是瞬间遍知的。

 

我刚才跟你讲过了,一刹那和永恒,在法界当中看是一样的,都是错觉。祂可以把无量亿劫变成一刹那,也可以把一刹那拉成无量亿劫,所以,当中的每一个众生的每一个念头,他的生死轮回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尽收眼底的。每一个念头,你心里面的每一个情绪,祂都能看到的,而且祂不是看到你一个人的,祂是所有众生的一切的过去、未来、当下的一切的习气和细腻的妄想,是瞬间遍知的。牛的、马的、蚂蚁的、细菌的、人类的、天人的,包括那些不同层次的主的、王的,祂全部都知道,那个是法界的圣贤。祂们不是神灵,神灵是有相的、有形的,圣贤是无相的、无形的,三界的众生是没有办法用三界的身心去窥见法界的性质的。

 

我再跟你们说一下什么叫法界。法界跟三界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我没说人类,因为人类是不可能知道神灵的,我用三界内的神灵和造物主,和法界做个对比。是你眼睛看到的景象和眼光的对比。我这个地方有个橙子,你们都能看到吧?你看到的这个橙子,橙子的这个名相,就是三界内的神灵,但是看到橙子的这个眼光,眼光当中看到橙子的这个清醒、这个清澈,不会被橙子所左右改变,不会被任何现象所左右改变,但是又是伴随着一切现象的,那个就是法界,祂是不来不去,不生不灭的。

 

法界还有一种什么比喻呢?你们看到小孩儿玩肥皂泡,肥皂泡吹起来,肥皂泡里面,阳光一照很漂亮。如果你们在肥皂泡里面,你看肥皂泡折射阳光、折射空间,它里面会有很多非常细腻的水珠,每一个水珠里面可能都倒映着肥皂泡所折射的光明,每一个肥皂泡里面的水珠就是一个宇宙,整个肥皂泡就属于三界,而法界就是被肥皂泡所折射,但是不会被肥皂泡所左右、所改变的一个空间,这个就是法界。祂的区别就是这种区别,是性质和现象的区别。

 

还有一个区别,一个火柴在黑暗当中,一个房子里什么都没有,四处都是被蒙蔽住的,在深更半夜,伸手不见五指,你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到,你连手都看不到,划一根火柴,周围马上亮了,那个照亮黑暗的性质,就是法界。一根火柴的光芒不可能跟太阳相比,但是太阳驱散黑暗的性质和火柴划破黑暗的性质,那种清醒、能够驱散黑暗的性质,是法界。

 

法界没有现象,你知道吗?三界的众生是没有办法去体验、理解、认知、感受法界的。只有感受体验全部消散、全部熄灭,包括那个透明的灵动性的阿赖耶识,无所不在,但是又遍及一切的透明的觉知,祂融入到觉性的清醒的,就像光明照破黑暗的那种明性里面去的时候,那个无法被描述的,无法被触及的,无法被思议的,无法被获得的,那个是法界。那个一瞬间,那个是极其的……我说不可思议都是玷污那个地方,你知道吗?在那里看神灵,在那里看三界,法界看三界的神灵就像看虫子一样,就像我们人类看地上的虫子一样,很愚痴的,因为祂不存在跟人对比,你知道吗?

 

 法界的圣贤,祂是什么构成的?祂的表现形式是光,但是祂本身却不是光,你们能想象吗?祂本身是空性的,但是因为空性的纯度不同,祂展现出来智慧的究竟不同。智慧和空性构成了祂的法性形态,而法性形态就是光,但是祂本身又不是光,祂本身不会被光所改变,那个就是明性,也称为空性,也称为觉性——法界觉明空一体的。就好像我划了一根火柴,火柴是有光芒的形态的,对吧?它是亮亮的,橘红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的。你能用这个形状去解释明性吗?打火机点着了之后,火苗的形状像是一个蜡烛一样的形状,你能用这个形状去解释光芒驱散黑暗的这种明性吗?不能吧?我随便用纸剪一个火苗的形状,它也是形态啊,它能去掉黑暗吗?所以法界的圣灵也是一样的,祂以光的形式体现,但是祂本身并不是光,而一旦进入到法界,全部都是八地菩萨以上的圣贤,祂们的性质已经是空性了。

 

我用我的嘴,讲“空性”这个词是在玷污空性,你知道吗?因为我有的时候跟你们讲到法界的时候,甚至我觉得我去描述圣贤所存在的境界,真的是对圣贤的玷污、侮辱。但是因为你们又是在这个地球上很珍贵的人,你们要世世代代地把佛法传下去。近代以来,没有人再讲过法界的真实情况了,但是祂确确实实比人类要真实,人类就像气泡一样的世界,一会儿就没了,而法界祂不存在生灭,你知道吗?我们真正的灵魂的归宿应该是那个地方,不在这个地方,不在人类这个地方。所以哪怕祂再不可思议,再不可触及,再怎么样,我们还是要努力地去往那个方向去进步的,因为那个地方才是究竟的安乐,祂不存在生灭。法界的圣贤是以空性的纯度展现觉性的智慧,而觉性的智慧是以法性的光明体现出来的,而法性的光明是有形态的,大菩萨的形态,祂们身上的光明真的像火焰一样,不可思议的伟大。

 

三界,那个包含了无量亿劫、阿僧祇劫每一秒钟中世界的三界,如果你真要去对比的话——虽然它是错觉,不存在对比,但是从现象上来说,用你们能够接受的现象去对比,整个的庞大无量的人类所能认识到的这个宇宙体系,只是三界内的小小的一个灰尘,就像宇宙当中飘浮的一个灰尘,而整个的三界在法界里面,就好像是沧海当中一滴水里面的一个水分子。而法界的圣贤在法界的展现,就像是十万亿个太阳构成的光体,随便一个大菩萨都是那样的。祂们身上是有光的,祂们的光就像火焰一样,燃烧着的,但是不刺眼,就像是流动的彩虹一样。我不知道怎么去比喻,但是我在禅定当中,我也能够看到,也能够进入到……与祂们同在吧。祂们身上那种光明,不同程度的法界菩萨身上的光明,有八地的、有九地的,还有入了佛地的法王子,身上光明的色彩是不同的。

 

三界,包括一切三界内的世界,在大菩萨那个地方,就好像是你指甲里面的一粒灰尘,就是这种概念。祂不存在对于你的慈悲或者不慈悲,祂不存在对于你的救度或者不救度,因为三界对于觉悟者来说就是梦境,梦境里面的生命,祂只是想让你醒来,而不是想让你在三界之内获得什么幸福,你知道吗?包括大菩萨在三界内演化出来的世界也好,包括救苦救难的观世音也好,祂只是通过这些善举鼓励起人们的信心,让人们能够相信佛法,能够信受佛法,能够解脱自己,能够自我解脱,回归到法界里面去。

 

但是我今天告诉你们一点,人们只是觉得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救苦救难就是菩萨,你们却没有想到,人世间三界内的一切魔王都是菩萨。想不到吧?你们想不到那些让人类痛苦的,让人类觉得,“哎,我怎么这么痛苦啊”,掌握人类生死的,“阎王让你三更死,你逃不过五更”,包括那些掌握,让人们觉得家破人亡啊,妻离子散啊,这种所认为的三界内的运气,实际上都是大菩萨的化现。为什么呢?气泡终究会破灭的,幻觉终究是不能够安住的。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个人升起精进之心,用什么方法能让睡梦当中的众生有一个回归的愿望,那么祂们就会用什么方法,适合不同人根性。

 

菩萨是什么意思?菩萨是忍辱和智慧的意思,能忍辱者称为菩萨,能有智慧宣说法义的称为菩萨。菩萨不是佛,因为佛讲的是究竟义,是我们的根本自性,自性是无法可说的,祂是不可言说的,所以佛只给大菩萨讲法,而大菩萨祂会在三界之内示现无量的神通,怎么样能够警醒众生,让众生能够回归,祂们就会用什么样的方便手段。不要总想着给我福报了,这就是菩萨了,不要老这么想。

 

我今天给各位说一句忠告,这个是我修行的体会——真正能让你成佛的是苦难,真正能让你觉悟的是苦难,真正能让你脱离生死轮回的是苦难!因为福报会让人心生贪恋,而苦难会让人心生出离,失去出离心的一切修行都是外道修行。我把这句话放在这个地方:失去出离心的一切修行都是外道!因为有所得者必有所得心,心有所得必被所得所牵引,那就是轮回。一切修行皆以出离心而建立的,失去出离心,你谈不上修行。

 

佛法只讲出离,你知道吗?为了完成出离的愿望,我们才讲智慧,才讲慈悲,才讲慈善,可是你们却不知道,真正的慈悲是苦难啊!你们不知道那个死亡是菩萨吗?你们不知道生老病死种种的苦痛是菩萨的慈悲吗?没有生老病死,众生怎么可能升起出离之心呢?众生升不起出离之心,将会生生世世,永生永世被累世的妄想、眷恋、贪婪束缚在六道轮回当中,你认为让他们永世轮回,那个是慈悲吗?你为什么不想想,他今生的苦难,是菩萨通过他过去的业力,在警醒他想要出离的决心呢?

 

对与错只建立在三界内众生的分别当中,因为自我的体验和索取而衍生出来对错、美丑、仇恨或者爱,这一切全部都是生灭轮回的妄想,而法界内的菩萨众,佛陀、诸佛,只希望你能醒来,能够让你们醒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生老病死。娇惯孩子的家庭,没有一个孩子是有出息的。中国有句话,棍棒底下出孝子,难道父母忍心打孩子吗?不是的,要教会他规矩,教会他如何做人,教会他什么东西能得,什么事情不能做。生老病死是一个修行者最好的老师,而不是今天获得钱了,明天我的病好了,这个在我来看,都是魔的诱惑。

 

真正一个修行的人,你最应该感恩的是生老病死,最应该感恩的是别人对你的诽谤、讥讽,最应该感恩的,是你时时刻刻能体验到人世间的苦痛和空幻,升起来出离之心。我说过,在法界内看三界众生是没有秘密的,你的出离之心一起,诸佛会认为你是祂们的亲儿子,真的是这样子的,这个我没有说半点的谎言。祂们没有自我,祂们会认为你跟祂们是一体的。这个人想醒来了,醒来他就是我啊!

  

法界的众生虽然有形态,祂的本性是一个,祂的本质是一个,空性只有一个空性,不会有第二种空性的。空性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在法界里面都没有空性这种概念的,祂是一体一性的,祂那个性质通过不同的因缘产生不同的智慧,那个就是菩萨。所有的大菩萨和所有的诸佛,不同世界的如来,性质只是一个,那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性佛,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是由这一尊佛演化而成的。今天你觉悟了,你就是释迦牟尼佛,你就是阿弥陀佛,你就是燃灯古佛,你就是药师佛,明白吗?燃灯古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包括未来的弥勒佛都是你的智慧所化现的。

 

佛只有一个!这个你们一定要清楚,佛只有一个,就是你们先天的自性。因为我们迷失的程度不同,我们的因缘不同,而幻化出来了不同的空间。在不同的空间里面来接引我的,是你们原始的自性而演化出来佛的报身。报身是有形象的,大菩萨就是佛的报身,明白吧?而你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佛的化身。如果你要是不能认出这是佛的化身,你就被习气带着走了,那就成为魔王的眷属了。如果你能认出来你是佛的化身,那么心灵看到自己的时候,不会被所看到所带动的那种清醒,就会脱离魔的掌控,你就回到了自性的世界,你就进入到佛的世界了。

 

好了,咱们讲法讲了一个多小时了,咱们现在就开始点评吧。大和尚,我就跟您说您要做的事情。您要做的事情就是两样,如果您真的想要一世解脱,那么您一定要相信我说的话:佛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祂不是传说,你知道吗?祂不是传说,不是神话故事。如来的世界是真实存在,但是祂并不是在哪层天上,而是在我们内心深处。您要做的事情,就是真实地去做一个纯洁的人,这是我给您的真心的劝告。如果您这一生真的是需要什么护法的话,您记住我这句话,忍辱是您最大的护法。

 

您实际上离破除自我的道路不长的,您身上的这些习气不是很重,但是您的我执观念很重,我能看到您内心里面的我执观念,他是您前半生形成的,对于一些事物的态度和认知,我认为这个道理对,我就坚持我的这个认为,这个就是我执。您现在要做的事情,因为我现在是在跟您讲如何解脱人的生命的东西,我不跟您讲文化了,我也不跟您讲知识,我跟您讲非常针对您实用的东西。

 

纯洁自己内心的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遗忘,遗忘!把您内心里面您过去认为对的东西、错的东西全部遗忘掉,让您的心灵展现出来非常纯洁的清醒来。您懂那么多道理干什么呢?一个修行的人,您是要解脱的,又不是要到人世间去当一个什么教授,对不对?您要的是您内心的纯洁,要那么多道理干什么呢?道理能当饭吃?对吧?道理只是针对于初学者,解他的疑惑而已,您已经不是初学者了。您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内心的这些固有的认知,固有的记忆遗忘掉。随着遗忘掉了之后,您的很多情绪啊,一些体验啊,会被释放出来。记住了!我给您衷心的劝告是纯洁,纯洁!无论那个体验是什么,把他遗忘掉!去掉!您内心里面的那个清醒会越来越强盛的,强盛到一定时期,您就可以真正见到神了,您以您的肉身就可以见到神灵,到时候您就会知道我说的什么意思了。

 

行吧,今天先跟您讲到这儿。谢谢您。

 

 

学生:老师好!学老师法大约一年多了,非常受益,也知道老师是真正引领我们解脱的大善知识。祈请老师开示我以后的修行道路,阿弥陀佛。

 

老师:您的修行道路,在于两个字,刻苦。您在轮回的过去,曾经也是一个修行人,但是修行得不精进,很懒惰,后来被过去世的习气牵引了,在轮回的过程中把一些善根的智慧给忘掉了。您这一世要干的事情就是抄经,抄经!别的事您就别干了,就去念佛和抄经就好了。您不要管他理解不理解,去抄经,可以消掉您很大很大的业力,可以开启您的身心内在的很多智慧。您现在要做的事情是要把您身心内在的这些业消掉,业就像咱们衣服上粘的泥巴一样,先把这些泥巴去掉,您才能洗衣服的,好吧?

   

去抄经,做一些法布施的事,法布施是一个人快速消减业障的最快的通道,法布施是一个人获得功德的最快的通道。这个不是我说的话,这个是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里面讲的话,若有人演说这四句偈,其所获功德,比布施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珍宝的人的功德还要多得多得多得多,因为您在救人的灵魂。您这一辈子,剩下的时间就干这两件事儿——抄经、弘法,然后平常的时候念佛就足够了,您会获得诸佛的庇佑。一个人,哪怕你看得到也好,看不到也好,只要你心存正念,你心底里面装着佛,一定会有龙天护法的。

   

我们说出家人,出家人,出的什么家?出的是妄想生死家。所以说我们内心里面一定要装着正确的偶像,佛不是什么大神,可以赐给我们福报什么。佛陀是我们的精神偶像,祂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崇拜祂,所以我们去履行祂的教言,这个称为修行,好吧?

 

 对于您来说,平常多抄法,多听法,可以减轻您很多过去的业障,好不好?我再跟您说一下,用您的内心深处最虔诚的、最干净的心去念佛。我写过一篇《净土法门宗旨》,念佛,佛是什么?佛是导师,佛是引领我们见证自性如来的导师。我们对佛应该保持着一颗无比景仰、无比虔诚的、最纯粹的崇拜的心,用这颗最崇拜的心去念佛,没有任何心、没有任何欲望、念头可以超过这颗心的时候,念佛就是在培养专注力。专注力当中住着智慧,智慧就是菩萨。所以,您要用您内心深处最虔诚的崇拜心,最纯净的虔诚心去念佛。然后平常去多抄法,抄不了去听法,宣讲释迦牟尼佛的正知见,可以消散您绝大部分的业障。好,谢谢您。

 

 

学生:阿弥陀佛,老师好!

 

老师:您说吧。

 

学生:阿弥陀佛,老师慈悲!老师,我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一直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困扰我。在修学的过程当中,我就一直感觉自己的恭敬心和虔诚心不够,而且修学很散漫,也不专心,表面上看上去挺恭敬,其实我自己知道,那不是发自内心的。所以祈求老师对我这个问题以及我以后的修行道路,给予开示,感恩老师!

 

老师:你的内心里面,实际上有两个你。一个是你认知你肉身的这个自我的你,她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还有一个就是你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就会冒出来的一个习气,就是那种玩世不恭的习气,好像见什么东西都满不在乎,喜欢开玩笑,好像任何东西都不往心里去——那就是过去你当纨绔子弟的时候带过来的体验。所以你的身体里面有两个你。

 

这个想要精进修行的小姑娘,这个是你内心的愿望,是内心里面比较正面的正知见,你认知里面没有被体验带动的原本的记忆。因为很多很多年前,你就是一个念佛的人,那一世你是个比丘,还不是比丘尼,但是也是因为念佛的时候三心二意吧,最后获得了一些福报功德,然后去当富家公子去了。所以我看到你的时候,我就能够看到你过去躺在那个雕花的大躺椅上,一边吃着葡萄,一边听着音乐,那种场景都能显现出来——声色犬马。

 

体验这个东西,你用人的意志去抑制他是很难抑制的。就像是抽烟的人,你想戒烟,当然谁都知道抽烟不好了,想戒那么容易吗?包括你也知道的,你知道自己的这个散漫不好,想戒那么容易吗?但是我就有办法。我告诉你怎么办——去享受禅定。禅定当中的舒适,是我这一生当中,我活了44年,体验过的最舒适的体验。你内心里面的这种散漫,这种不拘一格,这种玩世不恭,实际上想要追求的东西,无非就是享受,无非就是不愿意被拘束,无非就是想恣意放浪而已。他是你心里面过去的习气带来的,他很潜在,你知道吗?但是我确确实实看到在你身上有。

 

怎么办呢?你的修行啊,就一条路,去追求禅定,去追求禅定当中的快乐。我不管你是坐着,还是你愿意躺着,还是你愿意走路,反正无论如何,你要去听我的禅修引导去禅定,把你心底里面想要恣意放纵的恣意,放到禅定里面去恣意。这个不算罪过,你只要盘坐上座了之后,哪怕你胡思乱想,不要怕,只要你坐着就行,你只要知道自己坐着就可以,想归他去想,你只管坐着就好了,不要去管他们,不要拒绝,也不要痛恨,也不要责怪。你只是这个身体,你的身体在打坐,你只需要知道这点就好了,记住了。

 

我在打坐,我只是在打坐,我的身体在打坐,其余的一切随他们去想,一次你可以跟他们走,两次、五次,十次、八次,一百次都没有关系,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打坐。目的是为什么呢?目的是为了让你打坐的这种轻松的、舒适的心,清醒的、清净的身心体验,去替代你内心的这些散乱,这种你想要享受的、玩世不恭的东西。现在让你把他从你的身心当中剔除是不可能的,他就是你的性格,他就是你的秉性。所以就像洗衣服一样,你要用一盆清水,才能把脏东西洗掉。

 

怎么去洗掉呢?你的秉性是比较贪婪享受的,那么既然贪婪享受的话,你去享受好了,你去听着法打坐,听着法走路,让你的身心去体验听法的时候那种轻松愉悦。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一定要在禅定当中找到那种愉悦感,禅定到一定程度,你是欲罢不能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身心都是痛苦的,你知道吗?你们现在意识不到,你们的意识、体验、感受,都是痛苦的,都是因为你的心灵恐惧而产生的分别,因为分别而产生的体验,因为体验而产生的牵挂和沾染,他都是一刻不停的,都是有重量的,他真的很痛苦。而禅修就是要放弃这种痛苦,痛苦一旦被放弃,就是一种极其快乐、极其美妙的觉受,这种觉受只要你体验过一次,你这辈子什么都不想要了,人世间就没有你想要的东西了,因为禅定当中的非常细腻的觉受,他只要一出现,那个就是天人道。

    

你们听清楚了,禅修当中只要身心出现一丝的舒适透明的愉悦感,哪怕他只有比头发丝还细的那么一丝愉悦感,比针尖的十分之一还小的那么一丝愉悦感,那个东西就已经在天道了。天道,天人众生,整个身心都是这种愉悦感,你只是有那么一丁点儿,但是你只要有这么一丁点儿,就可以对比出来你人世间的痛苦,以后你就会欲罢不能了。

 

禅修,每一个修行的人一定要禅修,否则我跟你把蜜糖的结构啊,形象啊,跟你说一万遍没有用处,糖你得吃到才可以的。禅修的目的,是为了净化我们身心内在的习气和妄想。如何净化呢?禅修本身是放松的、静止的、放弃的,而我们活着是为了索取的、紧张的奔跑,相续的,所以正好形成了一个反差:一个静,一个动;一个相续,一个停止;一个轻松,一个沉重;一个索取,一个放弃。所以,就是要在这种对比当中,找到禅修内在的这种寂静,这种轻安,这种清醒、柔软、安详、安定,你找到这些觉受之后,安住在这个地方,你可能安住不了,没有关系,仔细地去体验他。哪怕你只体验一秒钟,明天体验一秒钟,后天体验两秒钟,慢慢地,慢慢地,随着几个月,一两年,你一上坐,几秒钟之内你就可以进入到内心这种安静而又清醒的,寂静而又透明的灵动当中去,你的身心每一个细胞都是非常舒适、柔软、安详的,那个就是天人道。

 

进到天人道,意味着你离人道就远了,离神道就更近了,再往上,脱离了舒适的觉受,那就是认知的清醒,那就到了神道了,进入到神界了。在神界的认知的清醒当中,脱离了认知,进入到那种无我的光明当中,进入三摩地,你就已经成为了天主,直到最后一步进入到那种见无所见,透明而遍满的,清醒而明了的觉知,你就是造物主,七地菩萨。所以一切都是从禅定开始的。

 

如何去鼓励你的禅定呢?去找到你内心深处的寂静,好吧?我就跟你说下,你要去学会享受禅定,学会享受佛法,在欲望和索取当中,去体验获得禅修的快乐。一定要有获得,对于你来说一定要有获得,没有获得你是没有信心的,这个习气在我来看,你只要能在里面享受就可以了,享受习惯了之后你离不开,他不自然就精进了吗?知道吧?好,谢谢你。

 

 

学生:感恩您的慈悲加持,学生三业不净,福报慧浅,业力牵引了20余载,愧对佛门三宝,内疏外亲,上师知。真心求忏悔,求加持,恳请点评。第一个问题,身心不柔软慈悲,清净心、虔诚心出不来,最重要的病在哪个地方?该如何下手?我一定努力改正。

 

老师:我想一下,我是怎么柔软下来的。我告诉您三条,您一定按照我说的去办。第一条,每天晚上做完功课之后,我有一个引导人睡眠的录音,每天晚上听着我的引导去睡觉,我那个录音是我亲自读的,是为了帮助那些抑郁症患者,失眠患者用的。对于你非常有效果,可以融化你内心深处的恐惧感和紧张感。

 

你的性格为什么不慈悲呢?为什么不柔软呢?因为你的内心很恐惧,因为你内心有潜在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形成时间长了之后,恐惧感已经成为了你了,所以你就意识不到你自己恐惧了,你只能知道自己不柔软,但是你意识不到自己恐惧。一个人在不安全的时候,他的心是不可能柔软的,现在我要让你的心安全下来。这么说吧,你只要认真地学习佛法,你身边是有护法保护你的,你不用害怕任何东西,你是在如来怀中的孩子。

   

第二件事,是要忏悔,要发自内心地忏悔自己的念头。忏悔,你不需要做很长时间,你做两个月,60天就够了,为什么?因为你的心不柔软,你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的,当你的心柔软了之后,那些不柔软的念头和情绪一上来,你就可以看到他们。所以第一步,就是要让你的心柔软下来,去听我的录音去睡觉,听“入眠引导”去睡觉,可以让你的心慢慢柔软下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忏悔的事情,还要配合一个东西,单纯的忏悔没有意义,因为你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怎么去忏悔呢?我教给你一个功课,从今天开始,宽恕。在你的内心,你的愿望,你只要记着这两个字就够了,别的你什么都不用记,什么放生啊,忍辱啊,你什么都不用记,你只要记得这两个字:宽恕。你能够宽恕别人,也能宽恕你自己。别人今天说你了,骂你了,贪你的钱了,宽恕他;你今天生气了,你今天发火了,宽恕自己,宽恕。好了,第二个问题。

 

学生:第二个问题,我这副皮囊哪个地方障碍我修行最厉害?该注意的地方是什么?

 

老师:心脏。你的心脏不好,你的这个皮囊障碍你修行的就是你的心脏,你的心脏经常会感觉到重,经常会有喘不上气来的感觉。可能在西医上感觉是心律早搏啊,心律不齐啊,供血不足啊,都不是,是你内心深处的恐惧形成的压力,把你的心识给压制住了。你的自我体验像是背上了一块铁板一样,喘不上气来的,他会直接导致你的肉体的心脏有间歇性的早搏,包括心律不齐这样的症状。

 

你的这个疾病怎么治呢?还是那个方子,每天临睡前听我那个“入眠引导”录音去睡觉。100天时间吧,100天时间你的身体就会有非常大的改观。因为我朗读的东西,我自己知道,祂里面是有穿透力的,祂不是我的意识在朗读,祂是我的觉性,伴随我的意识,在渗透着身心的每一个觉知当中去。祂会在你觉知深处,由内而外地舒缓你的情绪,消散你的业障,清理你内在的妄想。100天,只要你每天都听着我的录音睡觉,100天之后,你会不认识自己,你会觉得自己是崭新的,你的心脏会变得很舒服、很柔软、很轻松,那个时候你再去忏悔,才有意义,好吧?

 

还有一个,记着我跟你说的,你的功课只有一个,宽恕。哪怕你不学法都可以,宽恕,记住这一点就可以了。你的修行我就这么两点,记住我跟你说的护法——宽恕。无论如何你要宽恕自己,无论如何你要宽恕别人,如果你想要见阿弥陀佛,想见释迦牟尼佛,宽恕!在你的宽恕心背后,你可以见到祂们,宽恕是你的护法。第二个,听着我的引导录音去睡觉,就这两件事。好吧。

 

 

学生:老师晚上好!很惭愧,我有点紧张,因为非常惭愧。有很多的疑惑啊,迷茫啊,还有很多的问题,我的疑心很多,然后就没有太多的信心。整整一年了,一直没断地在听您的讲法录音,但是抄写的时间比较少。我感觉我内心的出离心和精进心不太够,请您多多教导!因为我觉得我的顺缘比较多,法缘也很殊胜,所以给自己造就的自以为是的心也挺强,而且也不太珍惜佛法,所以就不太精进。所以今天我想请您开示一下,我今后的修行的方向和道路,能够严格地去指导。

 

老师:我跟您说,您本身是一个在人世间福报很大的人,哪怕您出家了之后,从您身上我可以看出来,在您身后的这些福报和缘法,各种各样的因缘。你真的是很适合修,因为你很聪明,你很有理性,喜欢刨根问底。我的教法是三摩地,三摩地的基础——思维修,大量地学法,而且一定要质疑,一定要有疑问,“哎,这地方我想不通了,我要去问一下”,我所有的问题都在不同角度讲过的,只要你去学都能得到解答。

 

学法的目的是什么呢?学法的目的是解开你内心的疑惑。你的疑惑在什么地方呢?你的疑惑在于你既想出离,但是你的愿望和习气又不想让你出离,这就是你的疑惑所在,很简单。“哎,我是觉得这个房子不太对劲啊,我应该出去看看,但是这张床挺舒服啊,哎呀,再躺躺,再躺一会儿吧。”这就是你,知道吧?你身上这种享受的习气阻碍了你,你所有的胡思乱想,所有的疑问,都是在维护一个东西,维护着你不想放弃的人世间的贪婪,维护你人世间的体验的欲望,仅此而已。

   

哪有那么多的疑惑?哪有那么多的迷惑和疑问呢?你享受的时候怎么没有疑惑呢?你吃好吃的东西,穿漂亮衣服的时候,怎么没有疑惑呢?为什么偏偏学法的时候你就有了疑惑了呢?对吧?你要好好想一想。疑惑都是因为体验不乐意了,“哎,我凭啥干这事儿啊,我在这儿躺得好好的,我凭什么要起来啊,你给我一个合理答案,我才能起来啊。”对不对?这个就是你疑惑的一个由来。

 

并不是你对佛法有疑惑,是你内心的贪婪和欲望,那种体验让你对出离心产生了疑惑。我为什么要出离?凭什么让我出离?我活得好好的,你为什么要让我出离啊?但是不出离,好像又没有什么出路,还是出离一下吧。但是出离一下,过两天要进入到出离心更深的阶段,意思就要让我舍弃内心的欲望和情感了,那么就必须得要给我一个理由去去除这个情感,必须得要告诉我一个能够坚定我出离心的道理,来坚定我出离心的决心,我才能从这个情感和欲望当中出离,这个就是你,知道吧?

 

你的体验和疑惑很正常,太正常不过了。因为这种东西我经历了很多年,所以,你的情况我是一清二楚的。怎么办?很简单,把你所有的欲望放到佛法当中去。比如说,我喜欢吃水果,这是我买的西红柿,它不让我出离。因为我要打禅了,我要坐下来禅定了,但是它不让我出离啊,我想吃它,但是我吃它的话,我又不能禅定,这时候我就需要有一个理由。我为什么要去打禅?我为什么不去吃它了?你得告诉我打禅的重要性。打禅,可以让我睡得更好,用一个东西来吸引你,坚定你打禅的信心。就比如说,你去打禅,让你的身体更健康,让你的内在更加地纯洁,让你的容貌更加地漂亮,哎,这是打禅的好处啊,这样,这个好处大于西红柿的时候,你就可以不用吃它了。

 

我讲的这个道理,你明白吧,就是无论怎么样,要想尽一切办法,要让你去爱上修行。修行不是个艰苦的事,修行是件很享受的事情。你去爱上修行,先去接触一下,感受一下它的温暖,感受一下禅定当中的喜悦,感受一下学法时候那种愉悦和那种专注,那种清醒感。感受时间长了之后,你就不喜欢内心的散乱感觉了,当你专注的时间长了之后,你就不喜欢脑子里妄想乱飞的感觉了。

  

当你在禅定当中,哪怕你只禅定、只打坐一分钟都可以的,打坐时间不需要很长,十分钟、一刻钟、一个小时都可以。关键是你在坐下来的时候,这一刻钟、十分钟你什么都不要牵挂,不要牵挂!让你什么都不想你是做不到的。想可以,不要牵挂他。我一会儿要去买黄瓜,我先把它写到纸上了,对吧,纸放到旁边了,我坐下来之后闭上眼睛,如果我脑子里再想黄瓜的话,我就知道这个是妄想,因为我已经记下来了,我已经答应你我要去买黄瓜了,你还在想,你就不是我了。因为我知道我一会儿就要买,但是我现在不再去想的时候,你还在想,你就不是我,不是我,你就不用去理会他,宽恕他就可以了。

 

在打禅的过程当中,久而久之,你们要养成这种习惯,去宽恕你内心的欲望,去宽恕你内心的体验,去宽恕你的思想,去宽恕你的记忆,让你的心完全处在宽恕一切,接纳一切,而又不拒绝一切的开放状态。你习惯于这种开放状态的时候,你的心才会柔软下来,你的心一旦柔软了,你的思维就脱落了。因为你的思维是不柔软的,人类的意识和思维是紧张的体现。当你的心完全开放、完全柔软、完全纯洁的时候,思维无法带动心里面的情绪和体验的时候,在体验和情绪内在的认知,就会清醒地看到思维和意识的流动,而思维和意识的流动带动不了你的清醒,久而久之,意识和身心就从你内在的认知清醒当中,像一件衣服一样可以被脱掉了。这个就是进入到了奢摩他——止观。

 

所以,你的这种情况,一点都不可怕,要让禅定和学法成为你的呼吸,你离开呼吸你就会死掉,要让你的心去依赖这种东西,而不要强求地去强加自己要去完成一件事情。

 

你本身在人世间的福报就很大,而且现在你虽然出家了,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很多眷恋,很多非常细腻的眷恋还在,那些细腻的眷恋对于你来说可能是体验和感受,在我来看,他就像一根一根彩色的管子一样,他就像是照片一样,你心里想什么东西,他在我的心里面像图像一样,你知道吗?我在跟你说话的时候,你脑子里想的什么,你过去世经历过什么,你今生经历过什么,你现在心里面什么样的体验,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这里就划过去了。所以我告诉你,我能看到他,将来你也可以看到他,但是不要去强为,你强为不了的。

 

修行不是痛苦的事情,修行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你要让你的心,你先要去劝你的心,修行是让你的身体健康,让你睡眠好,皮肤更好,变得更漂亮,修行是让你变得更加年轻,修行是让你获得很多的福报——不管怎么样,你无论如何得要让自己爱上修行,无论怎么样,你得劝说自己去爱上修行,而不是修行要强加于你。你不是为了履行戒律而去修行,而是你本身就因为热爱修行,而去遵守戒律,这两者是本质的区别。

 

像我这么一个人,到了后来,到了今天,每天都必须要禅定,每天都必须要沉浸在学法的这种专注的清醒当中,要沉浸在禅定的柔美和极乐当中。禅定的体验,比起人世间任何的享受都要乘以一万亿倍,那种享受就好像你整个人身,整个人的肉体都脱胎换骨了一样,就好像你从人的肉体当中,融入到那种自由明媚的光明里面去的感觉一样,你会变成光了,你知道吧?你整个人的身心都会变成光的,而你还不是光,你是光里面,不被光的光芒那种形态所左右的明性,那是一种极乐、极乐的自由,没法形容这种东西。

 

我曾经给别人举了一个例子,不太恰当,但是勉强形容一下。她问我什么叫狂喜?我问她,你有孩子吗?她说她有,她有个男孩,三岁多吧。我说有天你带孩子去商场逛街的时候,孩子走丢了,被人贩子拐走了,作为一个当妈的人,你什么样的心情呢?肯定是生不如死了,肯定是五内俱焚吧,肯定是天塌下来了之后,你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手足无措吧,肯定是愿意倾家荡产去赎孩子,肯定愿意把自己的肢体粉碎了之后,希望保孩子健康吧。你体验了那种痛苦了吧?好了,这时候孩子回来了,平安无事回来了,在那一刻整个世界对于你都不重要了,在那一刻只有这个孩子的安全对于你重要。好了,就在这一刻,就在孩子回来的这一刻,你内心里面充满了幸福感,忘却世界的满足感,有点类似于禅定当中狂喜的那种状态,但是性质不一样。

 

我用这个例子比喻禅定的极乐,就好像用萤火虫尾巴上的光去比喻太阳的光明,这种对比是一样的,但是那种感受有点接近,是一种完全遗忘的满足感,是完全遗忘身心,遗忘世界,遗忘自我,遗忘了遗忘的,清醒的满足感,是一种获得一切的幸福感,是被一切所不能束缚的自由感,这就是禅定的快乐。

 

禅定是要人成为神灵,你知道吗?我们不讲人成为法界里面的圣贤,这个距离修行人太遥远了,法界不是一个修行人几年能想的事情,临终的时候有可能。进到法界的全部是入佛地的人,全部是八地菩萨以上的,不要想这个事。但是人想成为神灵,随着你的禅定功夫加深,你的心灵干净,你就可以跟这些不同空间的生命接触得上。

 

想一想,这个比你躺在床上看电视要美好多了吧,对不对?禅定又能让你更漂亮,又能让你更年轻,禅定又能让你身心内外焕发光彩,这个多划算的事情,对吧?所以你一定要在现在告诉自己,反复告诉自己,禅定学法这个是你人生最大的快乐。

 

你有别的快乐也没有关系,可以跟禅定和学法同时有,没有任何关系的。你喜欢吃巧克力,喜欢穿好衣服,喜欢睡觉,喜欢看电视,可以同时进行,没有任何关系。你只需要热爱真理就可以了。热爱到最后,你的生命当中只有佛法的时候,这一切执着自然会消散的。我要的是热爱真理超过于热爱自己生命的人,我要的不是一个强求自己去遵从某一个形式的人。好吧,去热爱佛法,去热爱禅修,谢谢你。

 

学生:达摩祖师来传法的时候,传到六祖的时候都是定下来的。那是不是每一个人该成就的因缘,今生该成就是注定的呢?还是可以改变的?有时候造业了,业力牵引着,业力就拉下去了。有时候,就有善知识,能发菩提心,他又上去了,这该怎么解释?

 

老师:在法界观三界,一切都是有定数的,因为祂没有时空概念,祂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过去和未来是同时存在的,既然同时存在,未来就已经定好了,就是有定数的。但是它有变数,因为过去未来都是唯心所现的,都是你的心被业先牵引,而显示了空间、时间,显示出来了你的存在和你的存在所承载的山川大地,所以又是可以改变的。你的心改变了,你的未来就改变了。就像咱们今天遇到一样,这个法缘一旦种下,无论何时,哪怕到久远的未来,你一定会成就,因为我不会离开你们的,这个你放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