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为有痛苦,人类因为有得不到的渴望,人类因为有欲望的欲壑难填,因为人类的心识当中,有充满着太多的恐惧、疑虑、猜忌、仇恨、排斥,而形成的这种境界,形成外在的这种对于你的自我会形成伤害的,或者说是不能满足你自我人格的种种的局限,而凝固了你内在性格鲜明的你的自我。

 

这个自我就会将感知力的清澈,带入到这个自我的恐惧与渴望的残缺当中去。感知力被带入了恐惧与残缺的欲望当中,就会投射出来了,你的眼睛看到的,外面的这个物质世界,和你内心感受到的这个残缺的、不平安的,到处充满了战争矛盾,到处充满了死亡和生病的一种世界。……

…………


天堂是什么感受啊?天堂是,无论你被这个世界伤害成什么样子,无论是被亲人背叛,无论是你失业没钱,无论是你绝症了、疾病了、被车撞了,无论是你残了、你瞎了、你哑了,无论是你是一个多么坏的人,你是一个多么惨的人,你是一个多么被人瞧不起,被整个世界唾弃和践踏的人,在感知力的背后,都有那个没有条件,无条件地接纳你,无条件地包容你,无条件地爱着你,随时随地,任何状态下,祂都是拥抱你的,那种无尽的深邃的永恒的温暖与爱——那是天堂。

 

天堂,我用人类的人格当中,最能够接近于人格的两种特质,给你们说。天堂的感觉是什么呢?天堂的感觉,第一个是释怀。你们知道什么叫‘释怀’吗?就说是‘释放’的‘释’,释怀。就比如说,你看到一个长得很凶恶的男性啊,趴在一个摇篮面前,好像在用手,在掐一个婴儿。你的内心里面非常恐惧,充满了厌憎,充满了仇恨,然后你上去要制止这件事情。你跑过去的时候,看到那个男人啊,实际上呢,是在用手啊,握住了那个婴儿头边的一条蛇,他在救那个孩子。

 

你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内心里面突然间,对刚才这个男人产生那种恐惧和厌憎,消散的那一瞬间,叫‘释怀’——就是你原谅他了,不再怪罪他了,不再误会他了,反倒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那么你的感恩之情和刚才的憎恨之情,之间转换的那个节点,叫‘释怀’。就是你放弃了,对你目前所感知境界的定义。对,释怀就是你认知背后的感知力,放弃了对于认知和意识之间,所有的定义、所有的记忆、所有的境界、所有感知的记忆。

 

感知放弃了所有曾感知的记忆,无论是好的,无论是坏的,无论是恐惧的,无论是自我被伤害了,还是自我颓废了,全部都放弃了,全部都原谅了,全部都和解了,全部都宽恕了。宽恕的代名词是‘遗忘’,就是我宽恕你了,我就不再记着你了。我接纳你了,接纳的表现就是遗忘;就是我不再定义,反而接纳一切。这个核心,这个内涵,这种发生的一切场景和体验,通称为‘释怀’。

 

就是我释怀了所经验的一切,所经历的一切;我释怀了所记忆的一切,所理解的一切;我释怀了所感受的一切,所经历的一切;我释怀了人格自我,和人格自我前半生所经验、记忆、理解的一切。释怀的表现就是‘我宽恕了’,宽恕的表现就是‘我接纳一切,并且遗忘一切’。第一点,天堂在人格当中的表现,就是释怀。释怀,用一个具体的标准去说他,就是宽恕与原谅——‘我原谅你了’。这是第一点。”——心灵疗愈《律法(叁)》(2024-06-25)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