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1月14日《修行要直接》(心灵疗愈)

①“修行是一个认识自心的过程。你既然认识自心,既然我们从佛法当中了解到了我们的身心是幻构的,我们就要从我们的幻构身心当中,找到能够认清幻构的清醒。”

②“修佛,千万不要在理论上去寻找佛性……修行一定要实证,千万不要绕弯子,你这一辈子绕弯子,还会有下一辈子,你永远也绕不出去的,千万不要在逻辑当中去寻找佛性,千万不要在文字知识当中去寻找佛性,要从内心的烦恼和痛苦当中去寻找佛性,从内心的贪婪欲望当中去寻找佛性。”

③“没有人可以伤害到你,是你对自我的维护在伤害你自己。”“你在维护自己的爱情还是在维护你的贪欲?还是在维护你的自尊?还是在维护你对你爱人的执着?”“佛性要在我们强烈的我执当中去寻找,从我们强烈的烦恼欲望习气和恐惧当中去寻找。”


④“如何将心和意断开?这个就是修行,你的意识不再牵扰你的心,你的心可以观察到你的意识的时候,就是奢摩他。” 


⑤“我的教法只有一个,就是学法,思维修。就是不断的大量学法,大量学法!让你的心对法随时保持一种绝对的渴望。”


⑥“修行,一定要保持一个最直接的心,什么心呢?渴望,绝对的渴望!渴望,绝对的渴望!就是把你对于佛法的无上的虔诚和渴望,当成你生命当中唯一的呼吸,你很快就会有脱胎换骨的觉受。为什么呢?因为渴望真理的你,慢慢替代了渴望人间的你;替代了渴望人间的你,你的烦恼习气就有了标准去对待了。什么标准呢?法的标准。法的标准是什么呢?无我利他,凡事先去考虑别人,把对自我的维护放得最少,这个就是标准。”

 

道路:“往自己内心深处去寻找光明”;

方法:“绝对的渴望和虔诚”;

标准:“融化自己内心对自我的维护”。

2.2016年4月9日《接纳2》(心灵疗愈)

①“诸法性空,因果是不空的”

②“用你的信仰去取代欲望在你心灵里面占据的程度。”“真正的实相就是淡然无味的。你要从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世界走向一个淡然无味的清醒,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因为它需要你的心割舍对自己的爱护,需要你的心去割舍对于欲望的这种牵挂和沾染,需要你的心勇敢地面对自己不撒谎,面对一切苦难,去接纳它,这个是需要信仰完成。”“信仰是非常纯洁的东西。”“信仰是不能有杂质的。”


③“佛法修行一定是积极的,阳光的,包容的,一定不是抗拒和逃避。修行者要做一个勇者。什么叫勇者呢?敢于直面自己内心错误的人称为勇者。”“修行就是勇敢地、真实地、如实地、直接地面对内心的烦恼和错误,这就是修行了。把烦恼、错误展现出来,忏悔、曝光,柔软它,释放它,让它融化在内心的爱和宽恕当中,烦恼融化了,认识烦恼的觉受也就融化了,那个不被觉受的体验和烦恼的思虑所带动、所牵挂的不动的当下,那就是觉悟者。”


④ “你去寻找你内心深处的柔软,你去体验你内心深处的放松,你要知道你的放松深处的那种踏实,那就是我;你要知道你内心深处,柔软的时候那种清醒,那就是我。我没有一刻离开你。你找到你内心的我的时候,你就可以获得我的力量,你就可以有能力去对抗你后天形成的思绪、焦虑、紧张。”

 

“我活着不再是为了满足我肉体的享受,我活着只是为了真理的时候,那么人世间对于我的吸引,六根色尘欲望对于我心灵的蒙蔽就会减少;蒙蔽减少了之后,我心灵里面的信仰就会纯净,就会明确,就会简单。明确、简单、纯净的信仰,就有助于我去全神贯注专注地学法;全神贯注专注地学法,就可以领会到文字背后的义理。”

⑤“一个觉悟者是没有敌人的,换句话说,空中是没有颜色的,觉中是没有疑虑的,一个完全觉醒的人没有疑虑,所以他不会有对立面,你知道吗?一切对立面都是因为你的心的疑虑。心对自己的认知而产生的心识,心识认识心而产生轮回。”


⑥“我们要先勇敢地直视自己的心,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心,在一切境界生起的时候,你去体察那个喜怒哀乐背后深藏着的对于自我某一个利益的维护:维护我的面子,维护我的虚荣,维护我的欲望,维护我的感受,还是维护我的某一种失去自我存在的恐惧感。找到这个维护,去接纳它,拥抱它,宽恕它,直视它,直到它慢慢消融的时候,你会发现外面的这个对境,这个感受,这个黑雾,这个恐惧,这个难过,这种伤心痛苦喜悦的觉受和情绪,就像没有根的天空当中的云彩一样消散了。”


⑦“什么叫实证呢?就是按照佛法的标准去生活。那么什么是佛法的标准呢?是戒律吗?过午不食、吃素、磕头、念经、放生吗?祈祷一些神佛的加持啊?不是的,佛法是从内心深处放弃对自我的贪爱,这是佛法唯一的核心。佛法唯一的核心就是直指你内心深处的自我,去认识他,分解他,融化他。融化了你内心里面对自我的维护和坚守,自我所攀缘的世界就消失了……生死轮回的核心是自我。”

⑧“多学法。”“法的核心,是宽恕。”“你听法的时候就是在净化,你学法的时候就是在消融你的妄想和习气。你听法的时候,内心升起来的寂静、安详、柔软的这种愉悦感,抓住祂,安住在这个地方,让这种愉悦感,让心灵很放松的这种柔软和清净,成为你生命长久的状态,这个就是叫禅乐。”

“宽恕代表什么呢?宽恕就代表无条件的接纳。

什么叫无条件的接纳,它是如何表现的呢?

就是从彻底的身心放松当中,从柔软的心灵当中展现出来的。所以说,平常要随时让自己的心灵处在柔软的状态,随时让自己的心灵在柔软当中不断地放松,深入放松,放松到最后,放松成为你就没有一个可以放松的人了。放松的体验和放松的人都在放松当中融化的时候,那种不可说的安详就会呈现出来,安详当中祂就是解脱思虑,解脱情绪,解脱辨认紧张感的那个地方,就称为‘觉照’。好吧?要去大量学法,平常专注于内心的柔软。”

 

“反复地强迫自己去信任真理,强迫自己信,反复劝说自己信。

这样的话,当你的内心的疑虑和恐惧在内心的信任当中逐渐瓦解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真理的认识,就不再是过去的那种祂是对的认识,而是祂会变成你生命的唯一。这种唯一就会照亮你内心深处的疑虑和恐惧,成为你生命当中的太阳,你就可以体验到沐浴到佛光普照当中的温暖,你就知道什么叫作妙明祥和。”


⑨“学法的时候,你要知道真理的背后都是佛菩萨,你在跟法界的这些圣贤在对话呢。”“去用你的心学法,专注地学法,保持一颗对法的无上虔诚的供养,法的背后是十方三世的佛。”


⑩“人世间的财富、地位、名誉,在我来看,我说个实在话,就像是那个粪坑里面的蛆一样,没有什么区别的。不要拿人世间的东西去给自己做标签、做价值。在我来看,人世间活着的,只有对真理无上的虔诚和渴望,只有完全融化于真理的心,才是永恒不变的光明,那是神的存在,那是生死无法限制的性空的自由,那是遍及十方三世不动不摇的觉照智慧。”


3.2016年4月10日—《接纳3》(心灵疗愈)

①“修行就像洗衣服一样。我这件衣服穿的时间很长了,穿了大概有几十年了,它原本是白色的,现在穿成黑色的了。我要洗干净它,我需要洗衣粉。洗衣粉是什么东西呢?佛经,佛法。水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们的出离心。出离心加上佛法,水加上洗衣粉,就可以洗衣服了。然后禅定是什么东西呢?禅定是洗衣板、搓板。我们就要在禅定的境界当中,不断地用我们出离心的水,加上佛法的洗衣粉,去把内心的这件脏衣服洗干净。” 

②“真正的好人,是无我的人,真正的好人,是在我身心的烦恼色尘和意识分别当中,能够不挂烦恼色尘,不挂意识分别,从而能够将众生的疑惑解除的人,那个叫好人。”

“当你看到这个水的时候,你的意识分别到水,内心能够体验到水,可是,意识和内心体验深处不挂意识、不挂体验的觉照,不会被这瓶水的对境而扰乱了你的意识和体验,让他们进行相续,这个才是禅定,明白吗?千万不要在定中断开意识,把这瓶水观想成别种东西,那样的话是会入魔的。”


③“一个人的身心很专注于法的时候,整个的身心当中只会有法的存在。法背后的义理和力量,就可以分解、净化你身心的色尘。所以,读《梦》读的时间长了之后,你的内心就会越来越柔软,在柔软当中,你的心灵会越来越清醒,在清醒当中,清醒解脱了疑惑,安详的觉受就会发生的,那个就是禅定。”


④“《梦》这篇文章,可以缩短修行人的时间,大大缩短。在这里没有这些究竟圆满、透彻无碍的究竟义的话,你去修行,你修行几世都还是那样,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修行。你简简单单通过持戒打坐,可以获得升天的福报,但是跟解脱半点关系都没有。我说的绝对一些,如果说让我把所有的法理,全部都销毁掉,我只会留《梦》这一篇文章。因为这一篇文章,你终生去背,终生去读,终生去践行祂,就足可以让你解脱,足可以让你圆满,足可以让你远离生死轮回。”


⑤“《梦》就是在描述你原始的样子。”

 “去找到心灵深处对自我最大的维护和爱护,去接纳他们,融化他们,善解他们,宽恕他们,拥抱他们,直至让他们放弃对自我的贪爱。你内心深处放弃了对自我的贪爱,自我就会从贪爱当中解脱了。心灵身心对于自我思想和体验的贪爱放下了,体验就自己清净了。体验一清净就没有一个承载贪爱或者清净的自我了,那么心就从自我分别的枷锁镣铐当中解脱了。”


“你要彻底从你内心深处将法的究竟圆满的智慧和法理当成你心灵的觉受,你要将我背《梦》的声音当成你的思维,你要将我读《梦》的语言当成你的意识,你要将《梦》当成你的思想记忆,然后去落实祂,去按照《梦》里面讲的标准,大爱、宽恕、接纳,去落实你的生活,我才有能力将你内心深处的焦虑、恐慌、迷茫、自卑完全融解掉。当你的焦虑、恐慌、迷茫、自卑、压抑,融化在你心灵里面的大爱、包容、宽恕、清醒当中的时候,我就在清醒当中拥抱你的灵魂。你放心好了,我没有一刻是离开你的,我随时随地都在保护着你。”


⑥“修行者的信仰是什么啊?姑娘,修行者的信仰是你活着只是为了祂。你可以什么都没有,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没有亲情,没有兄弟,任何人都不理解你,任何人都唾弃你,你随时可能会被饿死,随时可能会被抓起来,随时可能会遭受人世间一切不可想象的灭顶之灾,但是你的生命当中只有这一样东西。你在任何环境下可以去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不可能去放弃对信仰的渴望,这才叫信仰。”


⑦“爱,不来源于外界,爱,来源于我们内心深处对自我的放弃、对别人的接纳和宽恕。当你的内心是一个接纳所有人,宽恕一切伤害你的人,你内心深处没有对自我的任何维护的时候,一切恐惧都会远离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