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体验,消融感逐渐呈现。

 

这个心啊,好像是个污水泵,不断地把内心深处的乌云一般的压抑感,给抽到心识表面。

所以这个内心里表面的感觉,是十分的不舒服。

但是内心深处好像越来越失去了沉重感,那种好像心上压着的厚厚的沉重,突然被拿走了一层后的那种自由感,着实地舒服。

 

轻盈,自由,是失去重量时的那一刻的体验,但是过后无痕的那种愉悦中,似乎就是一种失去重量后的那种解脱了一大部分束缚后的那种解脱感。

 

老师的描述是,身上背着几百斤的麻袋上山,突然放下了麻袋的那种感觉。

自己的感觉,最直接的是心灵深处的压力释放,至于心灵的范围有多大,上面质量有多重,只能用黑压压的乌云来形容了,不像身上的麻袋有实体,有实体的身体可压的那种感觉,而是乌云压在心上的那种感觉,总质量肯定比几百斤麻袋要沉重得多,只是心识范围比较大,感觉没有麻袋那样沉重而已。

 

今天读着《遇见上帝》,然后逐渐地,就浮现出一种很深邃的感觉来。

也不算是感觉吧,就是很清澈的,好像阳光照进屋子里,看见屋子里灰尘飘动的那种感觉吧。

 

看灰尘飘舞的感觉,描述一下就是最表面的业力重量消散,就是概念、观念的消散后,会呈现体验,以体验的方式呈现,欲望啊,恐惧啊,逐渐消散的过程,就感觉真实感逐渐消散。

就好像原来觉得肉体很真实,世界很真实,但是体验消散的过程,会感觉固体汽化的那种感觉,失去体验,那种空间感,心灵是不会觉得空间是实体的。

认知呢,就是学来的概念,混杂着体验构成的,观念、知见变了,体验会变,好像观念是佐料,一盆汤里放了不同的佐料,味道变了。

 

也好像观念、概念,是灰尘,能凝聚雨滴,灰尘没了,云彩无法凝聚,恢复雾化的状态。

 

雾化的体验,无法形成清晰明确的概念,雾化的体验会继续消散,消散后,逐渐失去概念和体验塑造的认知,好像也无法明确,逐渐消散。

 

雾化的,逐渐消散的体验,会瓦解,会呈现出构成一层泥沙,混水,或者是云层,铁门似的壁垒的破裂,从而,内心里被这层幕布一般遮挡的,心灵存储的情绪感受的这些东西就开始往外冒。

 

本来感受不到的,但是总觉得存在的,就呈现了。

失去凝聚力的情绪感受,会消散。

 

体验、情绪、感受越消散,认知里的那种实体感,“我是身体”的错觉,连同“心灵认知体验感受是我”的那种错觉,就逐渐消散。

 

失去明确体验支撑的概念和认知,很容易被摧毁。

之所以我们很固执,其实就是这些凝聚的体验,让我们产生的明确的确认感。

确认感混杂上概念,更明确了,想不固执都不行了,意识说了不算啊。

 

就好像一盘散沙,被凝聚成混凝土的楼房了,再去感觉沙子的流动状态,那种体验找不到了。

 

这个时候,自己终于觉得,看见自己的样子,觉得不对劲是啥原因了。

 

镜子里的影像,是把空性,凝聚出存在感来了,原本不存在的状态,突然呈现出来样子,不对劲啊,那种恐慌感,好像存在感是一种恐慌感。

 

恐慌感也好像压力感、沉重感、拉力,一下子就有个罩子给罩上了,跑不出去了。

 

越恐慌越想分辨,越分辨越幻相横生!

至此,自我就像一个大门、黑幕,遮挡住了各种的不好的因果业力,看不到摸不着,所以灵魂才会敢于丧尽天良地活着!

 

良心啊,就是觉得不能让黑暗蒙蔽在生命上的那种感觉,丧尽天良的灵魂,是恐惧感为了不让恐惧消散,不停地要把黑暗层层保护,凝聚,最终无力自拔!

最终,恐惧就成为了自己!

 

咋有这种体验呢?干啥了?

好像没干啥具体的事。

就是听着老师的法,回想起2018年遇到老师的法后,直到现在的整个历程。

见证了老师为我们展现的,从人的状态,到法界圣贤的历程。

自己就觉得啊,能遇到如来,能有那么一段,亲自跟随着老师,从人入圣的那么一段“同行”的历程,简直就是生命的辉煌。

 

值了!

自己在任何事件中,也从来没有离开,想想佛陀当年的跟随者五比丘还离开过悉达多一段时间呢,自己没有离开的这种感觉,让灵魂哭泣得很畅快。

 

好像就是这么个内心的变化吧,接下来就呈现出来描述的这么一种心境吧。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