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 2022-06-07

三天前,面临“慈悲”的逼近,身心内在的“自我”体验,感受到极度的恐慌与绝望,因为“慈悲&rdqu

地藏经 2022-11-10

学生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地藏经》中,如来讲法:1. 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2. 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其佛寿命六

缘起 2022-11-26

问:老师,在《神国降临》这篇文章中,我看到这句话:而“见性”中,知觉对所见的一切,不予评价,不去感知,没有取舍,没有分析,只是完整如实地“记录”一切。犹如无限的

觉成就 2022-11-27

问:《缘起》文章中对“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解释,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觉所觉空”是虚空粉碎,“空觉极圆”是九地境界,“空所空灭”

过去即未来 2023-01-28

问:《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讲:“过去即未来,未来即过去。”如何理解? 答:这个问题,有三层境界的答案。而这三层境界内涵之间,是天壤之别。 &n

眼藏 2023-02-17

你眼前所看到的世界,是你的肉眼看到的光线折射,世界并不真实存在,眼前的世界,是你的心识分别,调取体验记忆,编织而成的幻觉想象。 既然,肉眼看到的世

填空 2023-02-18

问:十住,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功德名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于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

寤寐恒一 2023-03-04

无漏,是什么意思? 宗教中对这个词,有着详细的解释。 无漏,不是动词,不是名词,不是形容词。 既不是概念,也不是状态。 分别心,称为&l

因地 2023-04-19

提问:我找了些资料,您看一下: 明代鲁庵法师《八识规矩补注》: 此识(阿赖耶识)是总报主故;有情投胎时最先,命终时居后也。

逍遥 2023-05-07

佛说:“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 何为色?何为会?何为祸? 心与意识结合,意根牵动心识,心意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