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恩师!

 

前几天YZ私信我,大意是他们居士林有位居士,是修习藏传佛教的,她几次想用老师的法接引她,但都没成功……

 

这样的情况应该不是个例,未来大家可能也都会遇到。那么,为什么“M宗”行者对老师的法不太“感冒”呢?有师兄可能会说:老师是白衣,没传承、没地位、没名望等等,我想以上说法虽然有一些道理,但可能相对表面一些。首先,要想度化人家,你必需要先了解人家,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天,我就坐下来,清净身心,整理思路,粗略地聊一聊我知道和了解的雪山教派,从底层逻辑谈一谈老师的教法在接引学院派或正宗M宗教派的时候为什么效果甚微呢?

 

想要了解雪山教派,那肯定绕不开祂的历史,好吧,现在就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曾经的往事:

首先,从佛教正式传入藏地开始:

公元六至七世纪,始于藏王松赞干布(617—650)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建立大、小昭寺。

公元八世纪寂护论师(显乘)建议藏王赤松德赞(742—797)迎请莲花生大士(密乘)入藏,始建桑耶寺,开创建立宁玛派(即旧派,宁玛就是古旧的意思)。

公元九世纪中叶藏王朗达玛灭佛运动,西藏宗教史籍把朗达玛以后的近百年间称为“灭法期”或“黑暗时代”。从松赞干布时佛教传入吐蕃到朗达玛禁佛这一时期,在西藏佛教史上被称为“前弘期”。

 

藏传佛教后弘期,

公元十世纪末,阿底峡尊者(982—1054)入藏,创建噶当派。

直至公元十四世纪,其间宗派林立,一时百家齐鸣,百花齐放,为藏教中兴期。

公元十四世纪后半叶,宗喀巴大师发动宗教改革,始建三大寺,统一政教,创立格鲁教派,格鲁即“善律”的意思,该教派极其注重戒律,因带黄帽子,简称黄教。黄教自从建立至今,统治了大半个雪山教派,据以前的上师讲,黄教到目前从所属的寺院和出家众来说大概能占到藏教的百分之七八十,所以,今天我就以黄教为主要代表,介绍一下雪山教派。

    

黄教的开派祖师是宗喀巴大师,宗大师一生著论颇丰,较著名的论有一百八十多部,收集在“十八函”中,其中弘传最广的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宗道次第广论》。显宗的代表作是《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依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为基础,广摄文殊菩萨(龙树的中观)为代表的深见派和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的瑜伽行)为代表的广行派,及持金刚、文殊和大勇金刚传承的广大加持派。三大车轨的思想流派和传承,依众生根器分三士道,广泛宣讲菩提道次第,其中,共下士道,主修暇满人身,以便来世继续修行;共中士道主修解脱法,修止观,思考四圣谛和十二因缘,证有(无)余涅槃;上士道主修菩萨行,依四摄、六度、三十七助道品,证佛果。其中,上士道也即大乘道分显、密修法,有种说法是:无显不入道,无密不成佛!说的就是显宗是基础,是共道,而密法是不共道,即密续,也是依着释迦世尊的密续经典而成立的。

 

比如在密续经典中记载:世尊去乌仗那,应国王恩扎菩提的请求,说不离五欲而能成佛之法,世尊用神通化现为金刚持佛密集金刚相演说《密集金刚本续》;世尊在36岁时,应香巴拉国王月贤的请求,去南印度海岸吉祥米堆塔,化现金刚持时轮金刚相,说《时轮本续》等多种密法;又在须弥山顶,世尊化现胜乐金刚相,说《胜乐金刚根本续 》等。所以说,密续部分也是释迦世尊宣讲的。

   

在藏文《大藏经》的《甘珠尔》部,共收集佛经译本779种,其中密部经典398种,占51%,《丹珠尔》部共收集印度高僧的著述2337种,其中密典有1747种,占74.8%。藏传佛教历代高僧的佛教论著不下几十万种,其中70%以上是M宗著述。所以说,雪山教派的密续部分是不共显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大乘彿法。

 

黄教(新派)的密续部,分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其中前三者属于下部密,后者属于无上密,无上密有更具完备的理论和修持体系,分父续(即报化身成就)、母续(即光明心法身成就)和无二续。而下三部密只有一般的成就,没有即身成佛的理法和修法,下部密中只有有相瑜伽和无相瑜伽法,没有生成和圆满二次第修法。下三部密续虽然不究竟,但仍能有一些三界内的成就,例如三界内的八小成就和八大成就,例如大威德金刚的息、增、怀、诛四大成就法等。

 

修持密法非常注重行者根器,要求必须是大乘种姓,严格受持别解脱戒、菩萨戒、三昧耶等显密戒律,修持的法越高级,受持的戒律越严格,因为如果发心和品行不够,利用密法、咒力和本尊的加持力干坏事,那别说成就了,反而还会堕落地狱,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法不行,而是人不行!

 

小乘行者,断除的是粗、细分的烦恼障,所以主要的修持方法是持戒、止观等,利用压制、避世、弃舍、断除等方法达到有(无)余涅槃的果位。

大乘行者,主要断除的是所知障,兼断烦恼障,所以修行的主要方法是对治,比如,针对贪心修舍,针对嗔心修慈,针对痴心修空正见等。

大乘密法的修习主要是转烦恼为菩提,抑或烦恼即菩提,所以,会利用不共道的内外密法,使烦恼和妄念转化及净化,且以此种修习为道。例如,生起次第于生起之清净境中,五蕴成为五部佛顶,五毒成本尊之五智等,于圆满次第中,行者以相应之正念化解五毒,使之转化,于是五毒即消融于修所成身之气脉点中。如修拙火生起大乐,以化解贪欲,修幻化身知其非实,以化解嗔心,修梦光明,以化解无明愚痴等。

 

黄教的四部密续,下下是上上之基,其中事续部主要度化惟乐外事根器者;行续部主要度化既爱外事亦爱内瑜伽的根器者;瑜伽部主要度化但爱内瑜伽三摩地的根器者;无上瑜伽部度化只爱内瑜伽根器者。所以建立四部密续是有一定道理的。

 

密续的修习方法,大致是依据严密而繁杂的仪轨,受戒、烧施、净浴、礼敬、自入坛城(外坛城、身坛城和内坛城),观想自成本尊,本尊加持灌顶、持咒、手印、观想等等,修持身、心瑜伽,所以密乘又叫密咒乘。越往上修习,要求行者的根器要越高级,所持的戒律越严密,修持的仪轨越繁琐,比如时轮的修习,光仪轨念诵一遍大概就要一天时间,非常复杂。

 

另外,需要特殊指出的是,密法中关于“双修”的修法,常被世间所诟病,也就是指真实业身修法(“双修”非双运,双运指代很广,例如慈悲双运、空有双运、止观双运等),通常是在无上瑜伽部的第三、四灌顶位时(下三部密续没有),需要打通中脉,产生空明大乐来抑制微细意识,激发深层智慧,促使生理和心理、气脉上产生特殊变化,达到乐空双运的目的,而采用的外修方便法之一。当然,开启中脉有很多种内、外瑜伽方法,业印修法并非是唯一修法。宗大师曾在论中说过,末法时期众生根性微劣,德相上师也非常难遇,所以业印的传承只有观修,而没有实修。在藏地,各教派僧人密修士,在修行的高级阶段,开启中脉时,只许采取内修烈女火等方法,不允许业印实体修法,因为正宗藏传佛教视僧人的梵行重于生命,不允许破戒的。我们所看到的社会上的一些假借修行,实则淫欲的骗子不在本文所列之内。

 

综上所述,密法亦属于佛法,并没有超出佛法的理论范畴之外,只是方便有所不同。以上运用这么多笔墨,大致勾勒出了藏教“大象”的素描图,那好了,基于以上的“画像”,我们作以下的逻辑分析来回答:为什么,老师的法较难被密乘行者认同?

 

1.先从基(根)来讲

黄教秉持的是中观应成派的空性思想,即不承认诸法(一切心法和色法)有丝毫的自性,皆为假名安立,虽然不承认诸法有自性,但是却承认即使是有名言量假设安利的法,都有其不可坏的功能作用,而且这种功能作用是为世间共许的。应成派用世俗谛来观察世俗,用胜义谛来观察胜义,所以这种偏顺世的思想就非常容易被世俗接纳。

 

应成派认为自己的空性思想是最究竟的释迦佛的空性思想本怀(当然每一派都认为自己最究竟),应成派认为唯识是不究竟的,不了义的。为什么呢?因为唯识的立宗思想是:“境空识有。”既然识有,就有个真实的阿赖耶识存在,那么阿赖耶识的本体就是阿赖耶,最终还有个阿赖耶(如来藏)存在,这就不究竟。唯识宗承许遍计所执是假,依他起和圆成实性是真,也承许有自证分,因为心要自证心的存在,但应成派不承许有微尘法是有自性真实存在的。举个例子,在黄教成立之前,是由觉囊派统治雪域的,觉囊派的见地抉择就是“他空如来藏”,“他空”是指染污为空,如来藏实有。这就给了宗喀巴大师一个攻击的机会,用中观应成派的学说,最终辩破了“他空”,取得了政教的统一。

 

有一次我给一位以前的学友推荐老师的教法,她问:你老师持什么观点?我回答说:唯识。结果,她“哦”地回了一句,就再也没有以后了。

 

由于中观应成派的“顺世”思想,很容易被接受,再加上“三士道”的修习理念能广泛地接引各种根器的众生,所以,信众广泛。我以前的藏地上师刚到汉地,还不太会说普通话,只用短短的不到十年时间,只凭一部《菩提道次第广论》就吸纳了几十万信众;我的一位亲戚,名牌大学毕业,有很好的工作,老公是清华的客座教授,做金融的,主营业务是企业的包装上市,家在北京,公司、别墅、地产非常富有,后来不知什么因缘接触到了雪域教法,结果抛家弃子, 长住藏地修行,一去不复返了,那虔诚,我是自叹弗如。

 

以上说明,从持空见角度来说,黄教行者认为自己的空见思想是最究竟的,所以很难接受其他“下部宗”思想。外加教法显密圆通,三根普被,所以,确实有很牢固的基础,这是必须要承认的。

   

2.在道的方面

其实在四宗里面,只有唯识不承许外相有,其他三宗都承许外相有,只是解读的角度不一样,应成派承许色法和心法是分开的,但也承许观察色法是离不开心法的,并承许外相是有作用性的。

 

黄教的行法是以显宗入手的,初学主修因明学、般若学、中观学、俱舍论、律学等“五部大论”,比如,因明学包括《摄类辩论》和《释量论》等,由于虽然都在释迦佛的教下体制内,但众生根器、智慧、角度等不同,同样的名相词,解释可能完全不同,比如,中观派对“三界唯识”和唯识派对“三界唯识”的解读是不一样的,所以初学都是以“摄类”为基础入手开始学习中观中常用的一些名相词概念所摄内容,以及各种法之间的关系等,锻炼思辨的能力,以便能独立而无倒地思考问题。

 

一般来说显宗学制大概要十六至十七年,然后考试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具大菩提心,希求增上者,进入M宗学院,学习密续各论,学制大概三至四年,其间学修贯通,最后才允许闭关密修。

 

在密法方面,黄教的特点是双身成就,就是色身(报化二身)和法身双运成就,由于色身的成就主要依凭巨大的福德和功德资粮,显然凭借显宗的方法是不可能短时间内迅速集聚起来的,所以M宗有很殊胜的观修及本尊加持法等大量不共法的修持,以便快速积累资粮。在法身方面,主要是光明心成就,黄教行者认为只成就法身是不圆满的。

 

分析了黄教的行法,就会知道,黄教的践行是逻辑严谨、次第分明、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的,一旦进入到学修的体系,就如被卷进一架高速运转的涡轮机,巨大的向心力很难再出离,而且各个次第的修习都离不开上师的指导,尤其到密法实修的各个灌顶位,更离不开上师的阶段灌顶、传法、加持、纠偏、护持、印证等等,所以,一个真正想解脱成就的行者,一旦进入这个体系,是不容易离开的。这就是黄教历经几百年仍历久弥新、坚如磐石地屹立在雪山教派之巅的原因。

 

3.在果的方面

由于佛证得的涅槃是无住涅槃,悲不入涅槃,智不住三有,经中说佛的他用报身恒住色究竟天,度化登地菩萨,佛的化身随缘显现,直至众生度尽。所以,黄教认为,只成就法身是不圆满的,虽然法身为真身。黄教无上密最高的成就是“幻身”和“光身”双运成就,幻身成就在外部显现为,圆寂时肉身的光化,历史上有好多真实的记载,大成就者在圆寂时肉身化为一道彩虹飞升了,甚至连一丝袈裟和发、甲都不会留下,色身直接转成佛的报化身。而修行不太圆满的,圆寂时可能会有光化不彻底的情况,比如,身体缩小到一尺左右,或金刚不坏等;“光身”成就是证得“空明大乐”,即佛的清净智慧法身,六识转为四智,因为“应成”不承认有七、八识,也不承认有个究竟的本体,只承许一切显现皆为缘起,包括佛的三身四智,所以,黄教不提“大圆满”,因为只要承许“大圆满”就要承许有个究竟的本体,这就会和自宗的立义相违。

 

在这里再顺便简单地分析一下黄教的密续主张和红教的密续主张的不同之处:

红教就是宁玛,就是旧教,以莲师为代表的祖师主张出世间法分九乘,其中共因乘为小乘和大乘,小乘有声闻乘和缘觉乘,大乘为菩萨乘(波罗蜜多乘),不共乘有密乘(金刚乘),密乘分为外密和内密,其中外密分为事乘、行乘、瑜伽乘,内密分为大瑜伽乘、无比瑜伽乘和无上瑜伽乘,无上瑜伽乘最为高级,也只有无上瑜伽乘能证得“大圆满”即法身究竟本体。

红教主张四部续密法分别对应四宗,外密为不究竟,但黄教并不认同,黄教只认同下下密为上上密之因,上上密为下下密之果;黄教主张证得三身成就,但红教的最高成就是“大圆满”,亦即法身成就,所以红教密法更注重的是法身之性、相、用功德。

性——体性清净;

相——自相任运;

用——大悲周遍。

 

若要提大圆满,就要再说一说了义大中观,因为了义大中观是大圆满所证甚深实相般若。红教的先贤们认为了义大中观和唯识均是释迦世尊三转法轮时所宣讲,而非只宣说了唯识,他们认为了义大中观才是佛之本怀。那么,了义大中观和唯识又有哪些区别呢?上文提到过,唯识被应成判为不究竟,因为,唯识承许“境空识有”,染污去除后还有个“识”的存在,破除“人空”“法空”还有涅槃可入,即“真常唯识”,但了义大中观的观点是“真如”非常非无常,既非“轮涅”,又没离开“轮涅”,非一非异。红教认为,菩萨们破除“二妄”所证为“依他起性”,所以有边界,有边界即为“二”,有二即不究竟;但佛本位为“法尔如是”,为“圆成实”,即无边界,所以为究竟,为胜义谛;所谓“圆成实”,虽然“真实”,但却不必有实体性,正以无实体性,然后始能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增不减。所以,诸佛法尔显现,离诸缘起,其体虽空,却不失力用。因为“不失力用”,所以,破除了有些人认为了义大中观为断灭空的错误见解。

 

那么,既然了义大中观为离边之法性,如何才能证得和安住呢?红教的先哲们给出的答案是:此则必须历九乘次第修习,依次证生起次第之三等持、证圆满次第之子母光明、证生圆双运、入大手印定,始可言住于法性。

正如无著论师于《宝性论释论》中所云:

譬如芽渐长 突离种子壳

见道断烦恼 渐修忽顿悟

 

写到这里,忽然感悟到,这大圆满的修证和汉地的“祖师禅”似多相似。

六祖惠能大师的偈:

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 菩提作么长

这不是时时安住法性吗?

卧轮禅师的偈:

卧轮有伎俩 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长

这就是渐次修证吧!

所以,老师现在讲的大圆满、了义大中观的法,实则是最最上乘的无上瑜伽乘的心髓大法,我等福薄根钝之凡夫,有几人能真正听懂并受持呢?

所以,大家都普遍认为老师的法真是太难弘了,这就一点都不奇怪了,究竟实相之法,上上之人方可受用啊!

 

4.不舍上师

宗大师在《广论》的开篇就讲了依师轨理,怎样选择上师,怎样做合格弟子,以标准选择后,互相观察三年,一旦确定师徒关系,便不能轻易舍离,因为舍离上师有诸多过患,况且除了无学道以外的四个道位也确实时刻离不开上师,之前提到过,这里就不再过多解释。

那合格弟子需具备哪些德相呢?

要具备:孝子心、金刚心、大地心、轮围山心、仆使心、除秽人心、乘心、犬心、船心等等心。

所以黄教的师徒关系是相当坚固的,甚至超越世俗父母、亲人,如果没有极特殊的原因,一般来说是不会轻易舍离上师的。甚至如果不如法的修持和舍离上师等,还会招来护法神的鄙视甚至惩罚,还有等等其他原因吧,也不会轻易舍离上师和教法,比如要一门深入、不看师过……

以上阐述了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四点原因,以下就两个观点想再啰嗦几句,因为感觉也挺重要,可能会产生诸多误会。

 

5.一种偏空断见

记得在学习《广论》的时候,宗大师用很大的篇幅破斥了一种偏见,这是每个学习格鲁教法的弟子都刻骨铭心的,大概情况是这样的:

在公元8世纪的藏地,有一位汉地来的“支那堪布”,他的观点很盛行,当时的藏王觉得他的观点有违大乘经义,后来请来了印度的莲花戒论师,当时辩论了三年,最后“支那堪布”辩输,离开了藏地。在后弘期应该这种思想在藏地还有余留,所以宗大师在好多论典中又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驳斥。

那“支那堪布”的主张是什么呢?在《广论》中是这样记录的:“凡是分别,况恶分别,即善分别亦能系缚生死,其所得果不出生死。金索绳索皆是系缚,黑白二云俱障虚空,黑白狗咬皆生痛苦,是故唯有无分别住是成佛道。其施、戒等,为未能修如是了义愚夫而说。若已获得如是了义,更修彼行,如王为农,得象求迹……”

 

宗大师的驳斥广泛而具体,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耽著空性,会导致修行的过失。

宗大师认为,并非一切名言、分别都是执着,要破除它们之后才能显出空性。胜义谛诸根本智能成立性空,无错乱的现量识和比量识,能成立世俗的有法,这些都不能一概称为“执着”。

(2)从“止”和“观”的角度对比说明“止”的修法是“全无分别”的,但“观”却不是这样,从“依教修观”的角度来说,“分别”是必需的。因为,在获得根本无分别智之前,需要如理修观,引生智慧。在获得根本无分别智之后,需要修观,获得后得无分别智。因此,把一切根据“无我”之义所作的推求观察都当作分别心,加以去除,以为这样能生无分别智,实在与经典相违,不知修行智慧的因果法则。

(3)所破太广,空性并非一物。

应成派主张,空性依如理破执而显现。最主要的,是要破除人、法二“我”执着。但依中道而言,所破太狭、太广都是错误。依蕴而安立的“我”不应破,实执的“我”是生死流转的根本,应破。若破业果所依的“唯我”则破业果,成为断见。世俗法,也就是五蕴、八识的境界,它们观待于凡夫的分别心,是有作用的。如果远离或舍弃了分别心,则一切的因果、缘起、色法不能成立为自相实有的任何法,因此不应破除。

 

那在这里,为什么想要提一下这个观点呢?因为在老师的讲法中确实听到了诸多如“一切分别尽皆为魔”(大意)之类的教言。恐新学之人认为老师的教法偏空、偏小乘,偏断见,又担忧有些人狐疑老师的教法和“支那堪布”的主张无有差异。所以,才在这里特意提示一下。我的理解,老师有如上之类的开示,应该有这两方面的因素:①是在修证期,对于特定的人,于特定的修行阶段,如修奢摩他时所做的开示,而非贯穿修行的始终一切分别皆需断灭,如果说:一切分别皆需遮蔽,否则即会障碍修行,那老师就不应该十年中记录两千多万字的修行笔记,以及大量的讲法音频,因为这同样是意识分别和思维判断,而事实证明,恰恰是这十年中,老师的证量有质的飞跃。所以,如果有师兄认为老师的主张是“一切分别皆需遮止”,我认为这是片面的。②老师表达这句话的意思,应包含“一”与“二”之体性差别,由于篇幅过长的关系,就不做更多解释。

所以,特此提醒!

 

6.再说一个偏有的常见

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呢?

因为我们在老师的讲法及文字中,常常听到或看到这样的词句:我是真神、神人有别、造物主、宇宙终极意识、天堂、上主、圣灵、灵性宇宙……乍一听来,就会觉得,这老师不会是常见外道吧?邪师?邪见?

所以,觉得很有必要再解释解释,通常来说,佛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根本差别是,其他宗教信仰认为上帝、真主是生命和万物的创造者、人类的拯救者、救世主,一切苦乐靠上帝。但佛教不承认“唯神”论,主张业力创世,三世因果。

 

那么,老师笔下的上帝和他教的上帝含义是否相同呢?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看老师文字中描述的“天堂”“真神”等概念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看一下《初见(补充)》(2023-01-29)

对天堂的描述:

“天堂,就是三界众生,生命性的‘存在'状态。”

 

“用人间的意识体验,去理解天堂:

天堂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中,纯爱的抽象化。

天堂是纯洁的心灵体验中,离分别的接纳。

天堂是无私的心意品行中,不变易的真实。

天堂是安宁的心灵满足中,对分别的放弃。

天堂是光线摇曳的璀璨中,不被璀璨摇曳的光明。”

 

再看一看2022年11月心灵综述中对“真神”的写照:

“真神,是不变易的空灵;真神,是无来去的自由;真神,是习气中的纯洁;真神,是心意中的平安。”

 

好了,通过以上两段文字的描述,就知道了,老师笔下的“神灵”无外乎“心”被净化后的某种层次状态、境界,常读老师的文章,就会不难发现,老师常常不厌其烦地、事无巨细地把凡夫的“染污心”净化到“圣者心”直至“真如心”,一层层剥离给大家看,或者换一句话,老师常常把这个缘起的“假我”到“恒常”的“真我”再到究竟的“无我”描述得淋漓尽致,我们再看《失忆》(2023-01-02)这段:我的(“心”的)层次:

“人间身体意识的‘我’。

情欲执着感知的‘我’。

心愿动机体验的‘我’。

认知经验习气的‘我’。

心识思虑记忆的‘我’。

见性所见生灭的‘我’。

 

知觉灵性觉受的‘安宁’。

灵性永恒生命的‘极乐’。

无限虚空觉知的‘存在’。

觉性普照清净的‘智慧’。

神圣超越的‘如如不动’。”

 

所以呀,

老师笔下的“真神”,无外乎就是“觉性普照清净的‘智慧’”;

老师笔下的“造物主”,无外乎就是“无限虚空觉知的‘存在’”;

老师笔下的“天堂”,无外乎就是“灵性永恒生命的‘极乐’”。

……

名词相同,含义却不同。

那么,老师说的“永恒”是否是绝对不变的永恒呢?也不是,只是相对于变化而言的永恒,老师讲的“永恒”也只不过是觉性的“一念眯盹”而已,当断尽一切所破,这“一念眯盹”也融于“无生”,这也可以理解为缘起。

所以,老师说的“恒常”,非“恒常”,是名“恒常”;

所以,老师说的“真神”,非“真神”,是名“真神”;

所以,老师说的“天堂”,非“天堂”,是名“天堂”。

而已。

 

以上说了这么多,我只想把我知道的“雪山教派”真实无倒地呈现出来,但,说了这么多,好像也只是管窥见豹。以前,写过多篇阐述老师教法和格鲁教法共融的文章,这篇算是从底层主张中阐述了些许二者见地上的相悖。

但不管怎么说,这棵佛法的大树,根还是释迦世尊的思想,只是在生长过程中,随着因缘季候的变化,分发出四个躯干,随着躯干的生长又繁荣出茂密的枝芽,因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才衍生出八万四千法门,法门没有好坏,对机就是最好的!

 

雪后的天空是晴朗的,隐约中一架飞机在天际划过,留下一道绚丽的尾迹云,我突然忆起莲师曾经的预言:“铁翼行空”时,祂的教法会再次在三界弘传……

 

以下附曾经修习过的无量寿佛仪轨,虽不究竟,但依此修,可以使凡夫的烦恼心转为清净,仍有无边的利益,附这个小小的仪轨的目的是,可以影射密咒乘修法之概貌。

(观想图略)

 

阿弥陀佛圣号修法

发心:为利益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早日成佛,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闻思修持佛法。

加倍咒:

嗡桑巴 ra 桑巴ra,波玛纳萨ra,玛哈臧巴巴吽啪的所哈。

 

皈依发心:

诸佛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顾愿大觉成。

(3遍)

正修:

1.首先在佛堂等跏趺坐,观想头顶一肘高的虚空,有一朵千瓣莲花,莲花上有个圆满洁白的月轮。

2.在月轮上面虚空有一团红色的光,红色的光慢慢变大。

3.越来越大的红色光逐渐变成了阿弥陀佛的身体,如人的形象一样:金刚跏趺坐,黄色的衣服披肩上,双手托钵。

4.得到身加持:一边念“阿弥陀佛”3遍圣号,一边好好观想从阿弥陀佛的额头放射出红色的光,照射到自己的额头,从而清除了自己身体所作的恶业(杀生、偷盗、邪淫等罪业)。

5.得到口加持:一边念3遍圣号,再观想从阿弥陀佛的口中放射出红光照射到自己的口中,从而自己口所造的恶业全部清净(粗恶语、妄语、绮语、两舌等罪业)。

6.得到意加持:一边念3遍圣号,一边观想从阿弥陀佛的心中放射红光照射到自己的心间,从而心(意)所造的恶业全部消除(邪见、贪心、嗔恨等)。

7.我们的身口意得到加持后,罪业已全部清净,观想自己的身体变得内外透明。

8.观想头顶上的阿弥陀佛化光融入自己水晶一样的身体后,自己也变成了阿弥陀佛的自性。

9.观想从心间向上放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光的顶端,端坐六尊佛菩萨:

右边:文殊菩萨、金刚萨埵菩萨、普贤菩萨

左边: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师、四臂观音

**同时替所有众生向六尊诸佛菩萨念3遍“四皈依”(也是诸佛菩萨的总集):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上师”(或藏文的也可以)。

10.身口意得到了六尊佛菩萨的大悲加持后,六尊菩萨在虚空中消失。

11.从而圆满了资粮清净了业障,观想向下放射出无量的红光,照射到三界六道的所有众生,消除了所有众生的业障、习气和烦恼,所有众生都变成了阿弥陀佛的自性。

**这里发愿所有众生都能脱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同时念阿弥陀佛心咒也可以,圣号也可以。

12.观想所有众生变成了阿弥陀佛自性后,依次化光融入自身。

13.观想自己的身体也逐渐化光融入心间的“嗡 阿 弥 德 瓦 舍”

“ཨོྃ  ཨ  མི་  དྷེ  ཝ  ཧྲཱི  ༔”。

14.观想心间白色的嗡“ཨོྃ”依次融入绿色的阿“ཨ”。

15.观想心间的绿色的阿“ཨ”融入黄色的弥“མི་”。

16.观想黄色的弥“མི་”融入浅蓝色的德“དྷེ”。

17.观想浅蓝色的德“དྷེ”融入深蓝色的瓦“ཝ”。

18.观想深蓝色的瓦“ཝ”融入红色舍“ཧྲཱི”。

19.观想红色舍“ཧྲཱི”变形成白色圆圈。

20.最后白色的圆圈也如彩虹般在空中消失无影无踪,自己在无缘离戏的空性中入定。慢慢出定后,发愿三界六道众生都能解脱成佛。

然后念108遍阿弥陀佛圣号。

磕三个大头。

最后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苦海诸有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菩萨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

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 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娑哈

(节选)

 

老师: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我耐着性子,仔仔细细地,详细看完了这琳琅满目的宗教名词与其对应的概念,觉得宗教中的灵魂好可怜,原本简简单单的心,性,照,觉,寂,这些生命净化过程,被人为地塑造出如此浩如烟海的典籍,我真的不知道这是在救赎灵魂,或者是,在维护宗教?

 

雪山教派的核心理论,确实属于佛教最核心的正法眼藏。

但是落实烦恼即菩提的奥义过程,太复杂,复杂到人类只能看到复杂,而遗忘了真理。

 

这也是定数吧,灵魂只能在繁杂的宗教仪式中,不断地生死轮回。

而真神降临时,有福报仰望天堂的灵魂,永远都是寥寥无几。

 

返回
顶部